湘籍琴人邱之程琴学理论探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籍琴人邱之程琴学理论探源 艺术探索 湘籍琴人邱之程琴学理论探源 ●宁江滨 [摘要]清中后期的湖南浏阳人邱之往以创制”浏阳丁祭音乐”而闻名,同时他还是一位琴家,在古琴上颇有造诣 与见解.本文拟从邱之桂着作《律音汇考》,《丁祭礼乐》中的有关乐律理论及琴谱入手,探究其琴学理论 来源,更全面的认识邱之猹的琴学思想. [关键词]邱之桂;古琴;乐律;琴学理论 一 提起邱之桂的名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浏 阳丁祭音乐”.殊不知邱之桂不仅会制礼乐,吹笛, 唱工尺谱,作乐器,还会弹古琴,编曲等,可以称得 上是一位音乐”多面手”.以下主要从其生平,着作 《律音汇考》与《丁祭礼乐备考》等人手,重点探究邱 之程的琴学理论的来源. 一 ,邱之桂生平及着作简介 邱之桂(1781—1849),字谷士,生于乾隆辛丑, 殁于道光已酉,历经乾隆,嘉庆和道光三朝,终年六 十九岁,为湖南长沙浏阳西乡水围煅(今浏阳太平 桥镇水围村)人,监生,议叙八品.《崇祀乡贤录》中 称其”曾祖澍,祖生鹏,父民坊.母黎氏生子四,之程 居季.”纵观《律音汇考》,记其有兄名道源,邱氏至 少生有三子,长子庆诰(字紫山),次子庆龠(字廉 泉),季男庆哥(字定山),此外还有孙景岱(字海 岑),景嵛(字海琼),侄庆善(字宝山),庆颐(字莲 峰),庆菱(字古瘢) 邱之桂从小受父亲音韵学方面的教育,还受到 音乐方面的教育,1-~JtJ是民间音乐的教育,如声字 谱,民间曲调,律吕等.邱之程与一般不同,他喜爱 读书,凡经史百家之书,他都会潜心研究.其人品学 识当为乡里所称赏,故被举入乡贤录. 邱之桂在1829年应浏阳县令杜晓平即杜金鉴 之聘,创制浏阳祭孔音乐,担任教习.1835年,邱之 桂写成《律音汇考》,1840年邱之桂刊刻《丁祭礼乐 备考》三卷,此后”文庙二丁之祭,八音谐,六佾备, 浏阳之乐遂名扬天下.” 邱之桂还善弹古琴.据《浏阳文庙丁祭礼乐集 成》所讲,他曾刻苦钻探古琴理论法制,编写古琴的 弹奏指法,还亲自监制了许多古琴,进行了古琴打 谱的工作,并在县城地带传授了很多精专古琴的弟 子.据说邱氏亲传弟子庆善,庆诰,庆龠皆精通古 琴,造诣很深,当时还形成了”浏阳琴派”.非常敬仰 邱氏的乡人刘人熙,为申邱之义特着文《琴旨申 邱》.至民国时期亦有邱氏的古琴再传弟子,1922年 山西育才馆复兴雅乐时,聘请顾哲卿,彭祉卿,杨数 森(字友三)等人教授古琴,编订讲义,杨树森为邱 之桂再传弟子. 邱之桂琴谱等惜笔者还未找到,不能详论其琴 学主张.邱之桂着作以《律音汇考》和《丁祭礼乐备 考》为着名,其中前者花费了邱近二十年的心血,可 谓呕心之作.从此二着中亦可窥见邱氏琴学理论. 以下对这两部书进行简单介绍. 《律音汇考》该书有三个版本,笔者采用的是 1911年再刊本,全书共有四本八卷.其中律吕理论 主要集中在卷一卷二,卷三阐述了具体琴学理论, 《卷八》有风雅十二诗的琴谱. 《丁祭礼乐备考》刊刻于道光庚子年(1840).它 分为三卷,全面介绍浏阳文庙祭孔的情况.其中琴 律,琴谱在下卷中. 二,邱之桂的琴学理论来源及其具体体现 邱之桂生活在清代,其学术思想受出身和历史 条件的限制,琴学理论思想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琴只是作为礼的附庸.具体说来,大致分为以下几 点: 1.古琴定调受朱熹儒家思想的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 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 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 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其中强化”三纲五常”等 观点深深地影响了邱氏的思想.邱氏书中常有”朱 子云”,”朱子日”之类的语句.如邱氏严格恪守”君 臣之道”:”乐以宫为君,臣民不可陵犯”等.在《乐 记》中即有”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 物,五者不乱,贝无怙懑之音矣”的记载,这种理论 为历代封建统治者乐律理论家所强调.运用在古琴 理论上,则体现在定调上.如《律音汇考》中《风雅十 二诗谱》琴谱的定调. 《风雅十二诗谱》为宋传唐代雅乐乐谱,包括 《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亦称《皇华》),《鱼 丽》,《关雎》等.歌词均出于《诗经》,原为律吕谱.邱 之桂将之编作古琴谱十二首. 这十二首琴谱,邱之桂将之分为乡饮礼乐酒礼 乡饮礼用谱与燕礼大射礼用谱两部分.前者为太 簇,夹钟均(慢三弦一徽)(用夷则,南吕均作),后者 为大吕均(紧五弦一徽)(用林钟均作).至于原因, 邱氏说: “4--1居黄钟正宫也?君也.大雅颂天子之乐,始 可用以主宫.小雅,诸侯正乐,主宫不得用黄钟,大 吕清宫主宫,方免上陵君住.此千古纲常之大经,不 可或越者也.今所定《风雅十二诗谱》’燕乐大射礼’ 皆大吕清宫主宫,其’乡饮及乡射(礼)则太簇正商 主宫,夹钟清商主宫,以宫为君,商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