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doc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劳动的开端》 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助词句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与文路; 2、紧抓课文的比喻句、四次肩膀描写、对话描写,领悟语言的表达形式,读中感受“我”劳动的艰难; 3、在“艰难”的字里行间体会“我”的懂事、自强不息、不服输、顽强的毅力,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感动与敬佩。 教学流程: 一、揭题,走近作者: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劳动的开端》,一起读课题。理解:“开端” 2、借助课题大致说文意:你能结合题目大致说说课文讲了什么?生说(我看到家里穷,决定参加劳动;重点讲了自己第一次挑煤的事,从那以后,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3、简介作者: 师:文中的“我”是谁?你们知道吗?了解他吗? 出示吴运铎的材料:吴运铎,1917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自幼家境贫寒,做过挑煤工。12岁时,吴运铎的家庭生活陷入绝境。他的童年是在劳动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参加工作以后,他又历经一次次的危难,但都奇迹般地顽强活了过来,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的一生是艰难而顽强的。《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报道,这“中国的保尔”就是作者吴运铎。他曾说:“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即使自已变成了一堆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同志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的幸福。峰高无坦途,我当自奋力,就是他人生的写照。今天的课文就选自他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 二、读词,整体感知: 1、师:了解了作者,我们能更好地走进他的心!下面的几组词,你能读出什么? 2、出示两组词: (1)穷得揭不开锅 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我像个瘦猴子 心里像油煎一样 (2)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 “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咬紧牙,两脚不停,一直把这担煤挑到车站 3、师:你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什么?(人穷志不穷、坚强、很勇敢、很有毅力、有志气等) 三、读句,感受艰难 1、师:是的,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参加劳动,是多么艰难呀!请你用心读读9——30段,划划句子,你从什么地方读出了“我”的艰难? 2、生自主读书,找划句子,思考“艰难” 3、预设交流: 板块一:劳动条件差、矿上人的凶暴 句子:“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 点拨:(1)你从“狗”、“万丈深渊”的字中看到了什么? (2)比较体会比喻句的精妙:如果这样写,可以吗?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爬进去挖煤,又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 板块二:人瘦担子重 肩膀的红肿 句子:(1)“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2)“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3)“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4)“扁担一压上红肿的肩头,头上就直冒冷汗。” 点拨:(1)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换来移去”能改为“移来换去”吗?为什么? (3)挑着空筐回到家里,这空筐里盛满了什么? 板块三:山路的滑 句子:“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点拨:(1)读着这样一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想想“这一步三滑”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呀?带着我们的想象和感受读读! (2)看插图,加深理解:让我们用心看,看仔细一点,你看到什么?看到他的脚怎么了?再让我们看看他的脸?他的眼睛?仿佛在告诉我们些什么? 板块四:时间之久 句子:“半夜,动身去挑煤;天亮后,挑煤赶路,越来越累;午后,人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太阳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 点拨:从半夜到太阳落山,你读出了什么? 四、读对话,体会坚强 1、师: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是如此的艰难。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面对着此情此景,面对着这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又做了些什么?(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2、师:母亲是含着眼泪。请同学们在这几个字下面打上Δ。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辛酸、无奈、心疼、痛心等) 3、师:是的,在当时这样的社会里,像我母亲一样的母亲们在流泪,孩子们在流泪,工人们在流泪,整个中国都在流泪。出示对话,读读母子俩的对话。 4、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砺自己意志、懂事、孝顺、理解母亲、体贴等) 五、总结本课 出示图片,师激情总结:这就是受尽欺侮而饱尝人间冷暖的吴运铎;这就是挑不动煤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