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四两栖纲.pptVIP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两栖纲 本节重点 掌握几个基本概念如:肺皮呼吸、五趾型附肢、咽式呼吸、不完全双循环 理解两栖纲对陆地生活初步适应和不完善的生物学特征 两栖类 幼体水栖,成体水陆兼栖。 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 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 初步完成了由水生向陆生的转变 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 但仍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 从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上陆面临严峻的陆生环境:? 支撑体重、陆上运动 在空气中呼吸 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在陆地上繁殖 维持一定的体内温度 与之适应的感官、神经系统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点 一、外形 二、皮肤 表皮 + 真皮 较薄、裸露、轻微角质化。 (缺乏角质或骨质的外覆盖物) 富有皮肤腺(粘液腺、毒腺) 真皮厚而致密 真皮内有大量微细血管,辅助呼吸。 富有色素细胞,保护吸热(但不利于保水)。 易剥离,不是全部固着于皮下组织上,具有皮下淋巴囊(与皮肤呼吸有关)。 两栖类较薄、裸露、轻微角质化的皮肤 已表现出水生向陆生过渡! 1)头骨 宽而扁, 块数少。 两个枕骨髁 脱离了肩带束缚, 增加灵活性。 1颈椎 + 7躯椎 + 1荐椎 + 尾椎 尾杆骨 头骨枕骨髁(两个突起) 腰带 头灵活 稳固支持后肢 腰带: 髂骨、坐骨、耻骨 通过荐椎与脊柱相连, ■四肢骨:五趾型 支撑、运动 前肢: 肱骨+桡尺骨+ 腕骨+掌骨+指骨 后肢: 股骨+胫骨+ 跗骨+跖骨 多有愈合现象——减轻体重,适应跳跃。 四肢位于躯干侧面,不能完全使身体抬离地面,运动速度极有限。 五趾型肢体的出现是脊椎动物史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变革,可以在陆地上有效支撑身体完成运动使脊椎动物登陆成为可能 。 其他 开始出现了胸骨, 但因无明显肋骨, 故不能形成胸廓。 2. 肌肉 无肌节 有分层现象 尾部和躯干部的肌肉减少 四肢肌肉发达 适应登陆后的运动复杂性 四、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口咽腔、 食道、胃、 小肠、大肠、 泄殖腔及孔 消化腺: 肝脏、 胰脏 开孔多(内鼻孔、 耳咽管孔、喉门、 声囊和食道开口) 有真正的肌性舌,并具有舌骨支持,能活动,有的蛙舌特化分叉能翻出粘虫。 齿的功能在于防止食物脱落 出现口腔腺(仅湿润食物,不具消化功能) 五、呼吸系统 水 生 种 类: 陆生种类幼体: 成 体: 肺呼吸+皮肤呼吸(肺皮呼吸) 口咽腔呼吸 六、循环系统 1、心脏: 2心耳(房) 1心室 动脉圆锥 静脉窦 2)循环方式 两栖类出现不完全双循环! 陆生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皆为双循环 体循环:心脏 身体各部 肺循环:心脏 肺 不完全双循环★ 心室不分隔, 体循环和肺循环不完全分开。 心脏里是混合血, 不完全是含氧血。 循环效率不高! 3)淋巴系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通道。 两栖类具发达的淋巴系统。 包括淋巴管、淋巴窦和淋巴心结构。 不具淋巴结。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通道。 七、排泄器官 肾 脏——发生经过前肾(胚胎)和背(中)肾两个阶段。 输尿管——在雄性兼有输尿和输精之用, 在雌性仅作输尿之用。 膀 胱——属泄殖腔膀胱(鱼为导管膀胱) 尿 道 (输尿管和膀胱不相通) 八、神经感官 仍处与鱼相似的较低水平 神经物质开始向大脑顶部转移,出现原脑皮。 2)感官:适应陆上复杂环境! 视觉:眼球凸,具泪腺, 活动眼睑、半透明瞬膜, 听觉:内耳+中耳(有1耳柱骨),鼓膜裸露 嗅觉:1对嗅囊,外鼻孔+内鼻孔, 鼻腔:嗅觉+呼吸 侧线:幼体及终生水生的大鲵保留 九.生殖发育 抱对,体外水中受精,有变态。 变态 幼 体 鳃呼吸 具侧线器官 无五趾型附肢 一心房,一心室 单循环 成 体 肺呼吸 已退化 有五趾型附肢 二心房,一心室 不完全双循环 十.内分泌系统 十一.变温、休眠(变温动物、冷血动物) 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低,神经体液调节能力弱,保温 散热能力差,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休眠:环境恶化使动物体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进入麻痹 状态,待环境改善时重新活动的现象,是对不 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中重要条件之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