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无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概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本章重点,Hg、Cd、Pb、Cr、As)
土壤非金属污染(了解,重点F)
土壤放射性物质污染(一般了解)
土壤稀土污染(一般了解)
;无机污染物主要有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物质,以及有害的氧化物、酸、碱、盐、氟等。
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污染最难彻底清除,对人体最具潜在危害性。
重金属: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0 g/cm3的金属元素。一般指汞、镉、铅、铬、锌、铜、钴、镍、锡、钡、锑等,从毒性角度通常把砷、铍、锂、硒等也包括在内。目前最受关注的5种重金属元素是汞、砷、镉、铅、铬。;*; 无机污染无有的是随着地壳变迁、火山爆发、岩石风化等天然过程进入土壤,有的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的。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化工等生产部门,每天都排放大量的无机污染物,包括有害的元素氧化物、酸、碱和盐类等。生活垃圾中的煤渣,也是无机污染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一些城市郊区长期、直接施用的结果造成了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第三章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重金属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同一类型的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
阳离子的价态越高,越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具有相同价态的阳离子,离子半径越大,越易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土壤中胶体性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影响
如对Cu2+的吸附顺序为:
氧化锰有机质氧化铁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pH值上升,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重金属可与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配位体发生配合作用,影响着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活性。
无机配位体(OH-、Cl-)与重金属的配合作用,可提高难溶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同时,减弱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促进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如在土壤表层的土壤溶液中,汞主要以Hg(OH)2和HgCl20形态存在,而在氯离子浓度高的盐碱土中,则以HgCl5-形态为主。
腐殖质中的富里酸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溶解度较大,易于在土壤中迁移。
腐殖质中的腐殖酸与重金属形成的螯合物溶解度小,不易在土壤中迁移。;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越高→迁移能力越强。
pH值↑→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迁移能力↓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使其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对植物的有效性。
在高氧化环境中,钒、铬呈高氧化态,形成可溶性钒酸盐、铬酸盐等,具有强的迁移能力,
在高氧化环境中,铁、锰形成高价难溶性化合物沉淀,迁移能力低,对作物的危害也轻。;土壤生物(植物、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
通过烷基化、去烷基化、氧化、还原、配位和沉淀作用转化重金属,并影响它们的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详见第五、六章)。
能大量富集几乎所有的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某些微生物,如硫酸盐还原菌以及某些藻类,能够产生多糖、脂多糖、糖蛋白等胞外聚合物,其大量的阴离子基团,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
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如柠檬酸、草酸等是有效的重金属配位、螫合剂。
如,Cd可通过与微生物或它们的代谢产物配位而被土壤固定。;植物根系在重金属的胁迫下,可导致分泌物的大量释放
可溶性分泌物,如有机酸、氨基酸、单糖等,可通过螫合作用和还原作用,或通过改变根系区域的pH值和氧化还原状况,增加重金属的溶解性和移动性;
不溶性分泌物,如多糖、挥发性化合物,脱落的细胞组织等则在抵御重金属的毒害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镉(Cd)
镉一般在土壤表层0~15cm处累积,而15 cm以下含量显著减少。
在土壤中,镉主要以CdCO3、Cd3(PO4)2及Cd(OH)2的形态存在,其中以CdCO3为主。
土壤对镉的吸附率在80%~95%之间。
镉在植物各部分的分布:
根叶枝的秆皮花、果、籽粒。; 2) 铬(Cr);植物吸收As的难易
水溶性砷吸附性砷难溶性砷。
环境的pH值、pE值对土壤中溶解态、吸附态和难溶态砷的相对含量以及砷的迁移能力有很大影响。一般pH值升高,可显著增加砷的溶解度。
水溶性砷和吸附性砷(总称为可溶性砷),是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
水稻含砷量分布顺序:稻根茎叶谷壳糙米;汞进入土壤后,95%以上能迅速被土壤吸附或固定,因此汞也容易在表层累积。
植物能直接通过根系吸收汞,汞化合物可能是在土壤中先转化为金属汞或甲基汞后才被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和积累汞的顺序:
挥发性高、溶解度大 的汞化合物容易被植物吸收。
氧化甲基汞氯化乙基汞氯化汞氧化汞硫化汞
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新概念一册lesson61-70单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doc VIP
- 生成式AI环境下的数据可视化生成理论及语图关系研究.docx VIP
- 具身智能领域专题概述.docx VIP
- 北京四中 初三数学期中试卷.doc VIP
- GB 50015-201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带书签+条文说明).docx
- 课件: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部感染的病例讨论.ppt
- 高盛-人形机器人:AI促进剂(英译中).pdf VIP
- 高盛-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宇树科技(未上市)调研要点,硬件表现稳健,但仍未准备好履行功能型任务-250227.pdf VIP
- 社区门诊常见病历模板范文.docx VIP
- 2024风电场工程微观选址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