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哲学理论框架下教学实践观的变革.docVIP

主体间性哲学理论框架下教学实践观的变革.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主体间性哲学理论框架下教学实践观的变革   一、主体间性哲学理论:教学实践观变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所言:“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到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1]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中也一语中的地指出“夫哲学,教育学之母也”。[2]鉴于此,我们认为,要探讨当今的教育问题就不能不关注反映时代精华的哲学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它特别需要一个路标来指导它的活动。路标最终指向哲学。”[3]一般认为,西方哲学从古至今经历了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到现当代的生存论、人类学实践论哲学,这也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范式转换。本体论哲学以探求存在的始基为己任,是寻求世界终极统一性的“实体性”哲学;认识论哲学青睐于认识的可能性与确定性,传统的认识论是建立在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的“主体性哲学”,使得个人的主体性在充分高扬的同时,造成了主体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恶化。于是,在认识论的研究中出现了所谓的主体间性转向,而对于现当代哲学的基本趋向尽管有不同的表述,但都因不满于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以及对人的存在本身和生活世界的冷漠,转而关注于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结构,都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已经由单子式的生存状态转向共生性的生存状态。21世纪的哲学主题将进入主体间双重关系,从主体性哲学转向主体间性哲学。这本身就标志着哲学主题的位移、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研究范式的转换,所给予我们的启发更为本质地体现在思维方式的转变,即由一种“物化”思维、对象性思维转变为“人学”思维。只有思维的变革主体间性交往才能发生,反过来主体间性交往也丰富和拓展了“人学”思维。   教育作为一种“人为”和“为人”的学问,它首先涉及对人的理解。在传统认识论哲学的指导下,受教育者沦为被改造、被认识的客体,“以传统哲学为基础只能形成把学生作为客体对象来认识的目标主体来培养,把客体的学生培养成主体的人,发展学生客体的主体性等混乱逻辑和矛盾理论。”[4]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生存方式的转变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不是“孤独的鲁滨逊”,而是具有自由意识和类意识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因此,要找回失落的教育主体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基础的置换,以实现教育本真意义的回归。当前最主要的是以哲学的转向为契机,用新的哲学视界对教育进行透视和阐析,而代表哲学发展趋势的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重新解读教育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的“互识”和“共识”。所谓“互识”是指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认识,“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相融性和相通性。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只有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共识,主体间才能达成深层次的互识。因此,主体间性同样涉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不是仅从字面判断认为主体间只涉及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是对个人主体性的留守与超越,它超越了主体性自我化的倾向,倡导一种主体间的共同性,但又保留了个人主体性本身的根本特征,即在不泯灭个人主体性的同时,强调整体性和和谐性的共在。   主体间性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人类思维范式的转向,即由传统的认识论思维转化为人类学思维方式。用“人”的方式来理解人,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主体,他人也不是被改造、被利用的客体,而是与“我”一样的主体。教育要彰显时代精神,担当社会变革之重任就必须置换哲学基础,变革思维方式,把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教育的基础,能够为教育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改革的动力,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世界中的人,使教育真正成为一门成人之学。   二、从“对象化活动”到“主体间性交往”:教学实践观的转变   对象化活动是个人主体性的生成机制,它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占有”关系,表现在单一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交往活动则是主体间性的生成机制,它是社会系统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关系的联结而达成的互识、共识、理解和融合。具体说来,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象不同。对象化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是外在于主体的事物;而主体间性交往则是以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或主体间的共同客体为作用的对象。   方式不同。对象化活动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是主体的目的、意志和意识在客体身上的反映和实现,以便把客体变成主体所期待的模样,从而消灭客体意志。而主体间性交往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级主体通过对中介客体或共同客体的共同塑造而实现信息和意义的传递和共享,交往的目的就是达到共识和兼容。   模式不同。对象化活动将主体和客体对立起来,将它们看作相互作用的两极,因而构成“主体—客体”两极模式;交往则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