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路设计与配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线路设计与配线_动画版-地铁线路设计与配线地铁线路设计与配线1地铁线路设计与配线目录(根据生产中...

* 13号线南京西路站站址示意   由于本站为13号线一期工程终点,推荐方案为折返线方案。如一期工程可延伸,则建议采用停车线方案以减小车站规模。 *   经多方案研究比较,12号线南京西路站方案1(茂名北路路中方案)车站规模最小,与2号线石门一路站换乘距离最短,对地块和周边环境影响最小,投资合理,为本研究12号线推荐方案。 * 龙漕路站三线换乘枢纽研究 * 龙漕路站三线换乘枢纽 枢纽由3号线(高架)、11号线、12号线组成。龙漕路站位于龙吴路与龙华路的交叉口处。沿龙华路城市规划设下穿立交。 3号线龙漕路站 3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联络线 * 关键技术要点: 1、合理处理与11号线、3号线的换乘关系 2、合理处理与规划下穿立交的关系 3、充分利用线路联络线明挖部分进行综合开发。 4、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规划下穿立交 * 路北方案:   车站位于线路曲线上,车站规模较大,换乘路径较长,在龙华路需拆除3栋住宅,房屋拆迁量大。 12号线龙漕路站 11号线龙漕路站 3号线龙漕路站 * 路中方案   与下立交统筹规划,拆迁少。地下一层预留给下穿立交,车站布置在地下2、3层,功能合理,空间利用率高,车站规模较小。 12号线龙漕路站 11号线龙漕路站 3号线龙漕路站 规划下穿立交 * 路中方案   车站规划下立交统筹规划,拆迁量少。地下一层预留给下穿立交,车站布置在地下2、3层,功能合理,空间利用率高,车站规模较小。 * 路中方案 11号线为小交路折返站,本线与其为十字换乘,并打通从换乘厅到3号线地面付费区的换乘通道。实现三线付费区直接换乘。 换乘通道 换乘厅 * 研究结论   路中方案与道路改造统筹规划,布置合理,车站规模小,换乘便利,房屋拆迁量少。为推荐方案。 * 从演示中可看出,投标时遇到这种方案时,要注意—— 1)首先应了解已建成或已设计完,尚未施工的车站总平面图和乘客流线; 2)进行大范围线位调整研究,判断其施工难易程度; 3)尽量减少对已建工程的改建范围和运营干扰(除非是优化后有明显的优点!) 4)要有利于吸引客流和方便乘客。 * 4、优化车辆段出入断线 * 组团间客流交换特征: 1)北仑组团70%的客流为一、二期工程之间的交换量,二期与一期工程联系密切; 2)客流交换量最大的是三江组团与北仑组团,占早高峰总交换量的20.22%;说明一号线是主城区连通东部新城和北仑区的重要通道; 3)三江组团内部及与相关组团的客流交换占早高峰总交换量的66.05%,体现了客流的向心性和三江组团的城市核心地位; * 一、二期工程衔接点东货站客流特征分析    东货站远期早高峰小时的东向91%,西向99%为通过客流。说明该站的客流以通过客流为主,一、二期工程客流直达性要求高。 * 一、二期工程运行方式的研究  就一、二期工程运行方式,我们认真研究了三种模式: 模式一:全线贯通运行; 模式二:初、近期贯通运行,   远期独立运行; 模式三:各自独立运行。 * 模式一:全线贯通运行 * 模式一:全线贯通运行 列车编组: 《工可报告》列车编组:4-4-6 存在问题:近期后存在4辆编组列车转线、扩编和4、6辆编组混跑运营的风险,实施难度较大。 本次投标推荐6-6-6编组。 * (1)仅为方便地铁职工上下班,在车场侧增设车站和一条支线交路不尽合理,且运营难度较大。 (2)望春站至大卿桥站区间近、远期运能富裕分别达到54%、188%,望春站作为西端小交路折返点是不经济的。 《工可报告》运行交路存在以下问题: 列车运行交路: 模式一:全线贯通运行 * 我们推荐的运行交路是:初期全线为单一交路,近、远期大小交路套跑,行车对数2:1,小交路范围为大卿桥站~东货站。 模式一:全线贯通运行 * 一、二期衔接点车站配线:   东货站采用预留二期正线延伸接驳条件,站后接出入段线兼带清客功能的折返线配线型式,可满足系统折返能力、通过能力以及出入段能力需求。 模式一:全线贯通运行 * 模式二:初、近期贯通运行     远期各自独立运行 * 模式二:初、近期贯通运行,远期独立运行 列车编组:初、近期全线4辆编组,远期一期工程6辆 编组,二期工程4辆编组 列车运行交路:初期单一交路,近期开行大、小交路, 远期各自独立运营 * 其功能特点是:   可实现初、近期贯通运行,避免列车侧向过岔,同时具备小交路折返条件;   实现一、二期工程远期各自独立运营时列车的双向折返;   满足出入段作业功能需求 一、二期工程衔接点车站配线:天童庄地面站采用双向折返、双岛同台平行换乘的车站布置形式。 模式二:初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