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docxVIP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同效力正当性的解释模式及其重建 徐涤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关键词:合同效力/正当性/原因理论/ “意志决定论” 内容提要:合同为何被赋予法律效力?这个问题一直和某种宗教 观念或道德哲学相联系而被说明。古罗马对契约效力之正当性的说明 主耍乞援丁?神明,而神意体现在形式中。中世纪法学家以亚里士多德 和阿奎那的理论诠释罗马法,用具有慷慨和交换止义之徳性意义的 “原因”概念解释合同效力的正当性。近代的“意志决定论”解释建 立在康德的形式伦理学或功利主义伦理学基础之上,抽空了合同理论 的实质伦理内容,减弱了其价值强度。我们应以原因理论重构实质的 契约伦理,增强“意志决定论”的价值强度,使主观法(德性)成为客 观法的真正基础。 注释: ①参见李永军:《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止当化说明理论》,《比 较法研究》1998年第3期。 ②⑨ 参见徐涤宇:《合同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解释》,《法学研 究》2004年第2期。 ③⑤[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第101页。在此处,我仅仅提到要式 契约,但事实上,在古罗马,转让要式物的典型形式——要式买卖以 及另一种转移所有权的要式方式——拟诉弃权,尽管不属于契约的范 畴,但其效力的根源也应该得到同样的解释。 (4)Vease Ilans Ilattenhauer, Conceptos Fun tame ntales del Derecho Civil, Traduccion espa?olade Gonzalo Hernandez, Editorial Ariel, S?A. , Barcelona, 1987, p.64. 参见周柑:《罗马法原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 664 页。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导 言”第16页。但需注意的是,这段话是亚伦针对梅因所说的“实物 契约”的“巨大道徳进步”而作的说明,但译者却将“实物契约”译 成了 “真正契约”,这可能是因为译者把英文“realcontract”屮的 “real”理解为“真正的” 了。 参见[英]梅因:《古代法》,沈景…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第187-191页。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该书译者将实物契约和合意契约 分别译成了 “要物契约”和“诺成契约” O ⑩1215[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版,第189页,第191页,第190页。 11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第189页。需要说明的是,该书译者把简约(pact)译为“合约”。 13、14 See Henry Sumner Maine, Ancient Law: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Society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Ideas,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cng Books Ltd., Bei jing, 1999, pp.326-327, p.327. 16参见[意]鲁伊吉?拉布鲁纳:《单纯合意即形成债:论罗马债法 中的合意主义》,费安玲译,载杨振山等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 法法典化——物权和债权Z研究》,屮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360页。 17参见[美]罗斯科?庞徳:《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 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以下。 19和一般的市民不同,天主教徒并不关心允诺是否在市民法上 具有诉权,他们关心的是毁约是否为一项原罪——假誓罪 (sinofpcrju ry) o因此,遵守承诺在道德神学上乃以赎罪戒律的原 贝II为出发点。See Reinhard Zimmermarm, The Law of Obligations: Roman Foundations of the Civilian Tra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542. 20、23 32See Reinhard Zimmermann, The Law of Obligations: Roman Foundations of the Civilian Tradition, p.542, p.552, p. 544. 21、22[美]哈罗德叮?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300页,第299页。 24参见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3-385页。 25、 27 28、 29 30 See James Gord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