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doc

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脏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和正常表现 1.目的及要求 (1)熟悉透视和摄影方法并如何正确应用于心脏大血管病变的诊断。 (2)了解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造影方法和正确使用。 熟练掌握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表现,以及如何应用于病变诊断。 熟练掌握心血管造影检查的正常表现 2.教具 X线教学片、录像、多媒体、教学挂图、标本和模型等。 3.内容提要 (1)透视下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状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可观察心脏的搏动和心率,所以是心脏大血管病变诊断上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例如后前位透视,可见心左下缘的搏动最强而有力,并且可见反向搏动点(即左心室和肺动脉分界处),而透视下吞钡则可观察食道和心脏大血管的关系。摄片检查常须采用后前立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和左侧位以观察心脏各个房室的情况。 (2)心脏大血管造影,能够显示其内腔形态,清楚显示其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所以诊断上极为重要,但由于其技术复杂,非一般条件所能进行,故须慎重选择。 (3)心脏各房室和大血管在x线投影上都是相互重叠,不能分辨,只能从心脏边缘及心影形态,来判别其相应房室的扩大与否,因此必须采取多轴检查。常用各体位心缘所代表的房室及大血管如下: ①后前位,心脏右缘中点有一轻度凹陷切迹,其上的一段是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复合影,较为平直;切迹之下方为有心房,呈略隆起的弧状影。心脏左缘上方为主动脉弓,呈半球形影故称主动脉球;其下为肺动脉主干又称肺动脉段;左缘下段为左心室,为一最大的弧形突出,其突出顶点是为心尖。透视下左心室搏动强而有力,并且与肺动脉搏动相反,故二者交界处称反向搏动点。 ②右前斜位(45°吞钡),心脏前缘自上而下为主动脉弓和升主动脉,右心室漏斗部及肺动脉,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壁。心脏后缘大部为左心房,但其下部有心房影与之重叠。在吞钡后食道下段前缘系左心房压迹,与右心房无关。心前缘与前胸壁间呈倒三角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心后缘与脊椎间透光区称心后间隙。 ③左前斜位(65°-700),心脏前缘上为右心房(耳部),下为右心室,心后缘上为左心房,下为左心室。透视下,深吸气时左心室下端可见一浅切迹,为室间沟。在心影上方可见主动脉弓,主动脉窗及胸主动脉等。心前缘与胸壁间呈长方形透光区,称心前间隙。 ④左侧位(吞钡),心前缘下段为右心室前壁紧贴胸壁。上段为右心室漏斗部及肺动脉干,它与胸壁分开而形成三角形透明的胸骨后区,心后缘的上中部为左心房,下为左心室,它斜向前下与横隔锐角相交,心后下缘与食道横膈之间的三角形透明区称为心后食管前间隙。 (4)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和大小,在正常情况下还与体型、年龄、呼吸、体位等有关。例如,矮胖者为横位心,健壮体型者为斜位心,而瘦长体型者为悬垂心,并且还与横膈位置有关,如吸气呈悬垂状,而呼气则近横位心等。 4.重点 (1)正常心脏在各体位(后前立位、左右斜位和左侧位)照片上各房室的部位,及其正常表现。 (2)透视下如何观察心脏搏动。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