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头颅平片及常见病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头颅平片及常见病变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头颅平片的分析及正常X线表现。 (2)熟悉头颅骨病变的主要x线表现。 2.教具 x线教学片、幻灯片、标本、模型、录像和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 (1)头颅平片的分析,其正常x线表现如下: ①头颅外形,头颅最大横径与最大前后径之比称头颅指数,中国人多为短头型(即>80%)。 ②颅壁,成人均为3层(初生儿仅1层)外层较内层骨板为厚,中间称板障为松质骨含骨髓。 ③颅缝,为各骨的连接处,婴幼儿较宽后随年龄增大而渐窄进而闭合。颅缝多表现锯齿状阴影,闭合后为致密条状。矢状缝和人字缝均可见于平片上。 ④血管压迹,最主要者是脑膜中动脉经棘孔入颅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粗大压迹明显,在侧位颅片上常在冠状缝稍后向上分布。后支小压迹不明显。板障静脉呈粗细不均,无规律的条状透明影,多分布在顶部。横窦及乙状窦亦可见于后枕部,侧位片清楚。 ⑤脑回压迹,多在额骨,顶骨及枕骨较清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 ⑥蝶鞍,位于侧位片颅底部中央,呈中心凹陷,后及前均有骨质隆起,边界清楚光滑的阴影。其下方为蝶窦。可呈圆形、椭圆形及扁平形三种,前后径约7mm—16mm,深约7mm—14mm,它的大小及附近骨质情况和多种颅内病变有关,故在诊断上甚为重要。 ⑦颅底各孔,在颅底位照片上常见者有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等。 ⑧颅内生理性钙化斑,主要有松果体钙化位于蝶鞍后上方。侧脑室脉络膜丛钙化位于正位片中线两侧约2.5cm处,直径约o.5cm—1.5cm的片状。大脑镰钙化,正位片上,在中线有致密影在鼻骨基部向上延伸。 (2)颅骨常见病变的x线主要表现: ①颅骨骨折,分线状骨折,粉碎骨折和凹陷骨折三种,以顶骨额骨为多见。枕骨骨折多需枕位照片方可显示,凹陷骨折多需切线位才可诊断。颅底部骨折则较难诊断。对颅外伤病例尤需注意的是颅内血肿的有无,故常应进一步检查如cT等。 ②颅内高压的x线表现,可由多种病变引起,如肿瘤、脓肿等占位性病变或脑脊液通路的梗阻性脑积水。主要X线表现有:颅缝分离(以小儿多见)蝶鞍改变例如后床突和鞍背的骨吸收蝶鞍扩大等。脑回压迹增多、加深。颅骨普遍萎缩变薄。血管压迹改变即板障静脉、蛛网膜粒等均可增大、增深等。 ③垂体肿瘤x线表现,种类甚多,一般按细胞染色分嗜酸细胞瘤,嗜碱细胞和厌色细胞瘤,它们均各有其内分泌素的特征,但对蝶鞍的影响主要都是蝶鞍的扩大使鞍背和后床突竖直,蝶鞍深度增大等改变。 4.重点 (1)正常颅片的分析方法及正常x线表现。 (2)头颅平片常见病变的x线表现。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