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力学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损伤力学基础 第1章 绪论 1.1 损伤力学的发展历程 卡恰诺夫,1958,连续性因子和有效应力的概念,其损伤模型核心思想是材料的损伤以材料有效承载面积的缩减来表征。 拉博特诺夫,1963,损伤因子的概念 勒梅特,1971,损伤的概念重新提出 莱基 & 赫尔特,1974,蠕变损伤研究的推进 70年代中末期,CDM(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框架逐步形成 穆拉卡米,20世纪八十年代,几何损伤理论 80年代中布伊、戴森、西多霍夫等人的工作对损伤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90年代,细观损伤力学发展起来 1980年,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在美国召开“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对损伤和寿命进行预测”的研讨会 1981年,欧洲力学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损伤力学国际会议 1982年,美国召开了第二次关于损伤力学的国际学术会议 1982年,中国首次召开了全国损伤力学学术讨论会 1986年,法国召开了断裂的局部方法国际学术会议,使损伤理论用于工程结构向前推进了一步 1.2 损伤力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破坏力学的发展 破坏力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典强度理论: 以强度为指标 断裂力学: 以韧度为指标 损伤力学: 以渐进衰坏为指标 2. 损伤与损伤力学的定义 损伤是指材料在冶炼、冷热工艺过程、载荷、温度、环 境等的作用下,其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微缺陷成胚、孕 育、扩展和汇合,从而导致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劣化,最终 形成宏观开裂或材料破坏。 细观的、物理学—损伤是材料组分晶粒的位错、微孔洞、 微裂隙等微缺陷形成和发展的结果。 宏观的、连续介质力学—损伤是材料内部微细结构状态 的一种不可逆的、耗能的演变过程。 损伤力学研究材料在损伤阶段的力学行为及相应的边值问题。它系统地讨论微观缺陷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结构的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缺陷的演化规律。主要用于分析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即微裂纹的演化、宏观裂纹的形成直至结构的破坏。 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的关系 损伤力学分析材料从变形到破坏,损伤逐渐积累的整个过程;断裂力学分析裂纹扩展的过程。 损伤力学的应用 3. 损伤力学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损伤力学解决的基本问题 如何从物理学、热力学和力学的观点来阐明和描述损伤,引入简便、适用的损伤变量 如何检测损伤、监测损伤发展规律、建立损伤演变方程 如何建立初始损伤条件和损伤破坏准则 如何描述和建立损伤本构关系 如何将损伤力学的理论分析应用于工程实际问题 4. 损伤的分类 宏观(变形状态): 弹性损伤(Elastic damage):弹性材料中因应力作用而导致的损伤。材料发生损伤后没有明显的不可逆变形,又称为弹脆性变形。 弹塑性损伤(Plastic damage):塑性材料中因应力作用而引起的损伤。要产生残余变形。 蠕变损伤(Creep damage):材料在蠕变过程中产生的损伤,也成为粘塑性损伤。这类损伤的大小是时间的函数。 疲劳损伤(Fatigue damage):由应力重复作用而引起的,为其循环次数的函数,往往又与应力水平有关。 微观(损伤形式): 微裂纹损伤(micro-crack) 微孔洞损伤(micro-void) 剪切带损伤(shear bond) 界面(interface) 弹脆性损伤:岩石、混凝土、复合材料、低温金属 弹塑性损伤:金属、复合材料、聚合物的基体,滑移界面(裂纹、 缺口、孔洞附近细观微空间),颗粒的脱胶,颗粒微裂纹引起微空洞形核、扩展 剥落(散裂)损伤:冲击载荷引起弹塑性损伤;细观孔洞、微裂纹-均匀分布孔洞扩展与应力波耦合 疲劳损伤:重复载荷引起穿晶细观表面裂纹;低周疲劳-分布裂纹 蠕变损伤:由蠕变的细观晶界孔洞形核、扩展,主要由于晶界滑移、扩散 蠕变-疲劳损伤:高温、重复载荷引起损伤,晶间孔洞与穿晶裂纹的非线性耦合 腐蚀损伤:点蚀、晶间腐蚀、晶间孔洞与穿晶裂纹的非线性耦合 辐照损伤:中子、射线的辐射,原子撞击引起的损伤,孔洞形核、成泡、肿胀 脆性损伤 当萌生一个细观裂纹而无宏观塑性应变时的损伤。 塑性应变小于弹性应变,即解理力小于产生滑移的力但大于脱键力。 特征:损伤局部化程度较高。 延性损伤 拉伸时以“颈缩” 为先导。 细颈中心承受三向拉应力, 微孔洞首先在此形成, 随后长大聚合成裂纹, 最终在细颈边缘处,沿与拉伸轴45o方向被剪断, 形成“杯锥”断口。 损伤与大于某一门槛值的塑性应变同时发生。 蠕变损伤 金属在高温下承载时,塑性应变中包含了粘性。 应变足够大时,产生沿晶开裂而引起损伤。 通过蠕变使应变率有所增长。 1. 断口的宏观特征 在断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