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作业指导书2014.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干压砂砾垫层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石料质地坚韧、无杂质、颗粒级配符合要求。 2.1.2 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 2.1.3 混合料拌合均匀,无明显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2.1.4 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2.2 主要机具 测量仪器、装载机、自卸汽车、平地机、振动压路机、水车等。 2.3 作业条件 2.2.1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 2.2.2 做好下承层上进行准确的放样,恢复中线和边线,测量高程,每20米进行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 2.2.3 根据各路段找平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天然砂砾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2.4 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做好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4 施工测量 2.4.1 每20米进行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 3 操作工艺 3.1 准备下承层: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 3.2 测量放样:每20米进行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 3.3 备料(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找平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天然砂砾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天然砂砾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宜大于1%左右。 3.4 运输集料: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3.5 摊铺集料: 3.5.1 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用装载机将集料均匀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有规定的路拱,并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3.5.2 用平地机将摊铺好的集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型,并用轻型压路机粗压一遍以暴露潜压的不平整,然后用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 3.6 碾压 3.6.1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8-21T三轮车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度为止。碾压需6-8遍,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以宜,以后用2.0-2.5km/h。 3.6.2 凡含土的找平层,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砂砾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应清除干净。 3.6.3 横缝的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合。第一段拌合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合整平后进行碾压。 3.7 纵缝的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合。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合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30cm搭接拌合,整平后一起碾压。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4.1.1 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有关规定; 检查方法:查检验报告。 4.1.2 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7%、底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5%; 检查方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4.1.3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 4.2 一般项目 4.2.1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 5 成品保护 5.1 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定高的桩、尺、线的保护,不得触动、移位。 5.2 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要有可靠保护措施,不得因填土夯压造成破坏后降低强度等级。 5.3 砂砾垫层完工后应进行遮盖和拦挡,避免受破坏;如较长时间不进行上部作业,应经常洒水湿润。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 6.1 压实后表现在始终处于松散状态。 6.1.1 现象:只要行车,平整的表面马上被破坏。 6.1.2 原因分析: 6.1.2.1 为了节省土方,边坡坡率过陡(不符合规范规定)或没有根据槽深和土质特性建成坡率的边坡,致使槽帮失去稳定而造成塌方。 6.1.2.2 在有地下水作用的土层或有地面水冲刷槽帮时,没有预先采用有效的排、降水措施,土层浸湿,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凝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塌方。 6.1.2.3 槽边堆积物过高,负重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塌方。 6.1.2.4 土质松软,挖

文档评论(0)

mingqing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