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 -
新建铁路
**至###线
施工图
桥涵设计原则
编 写:***
复 核:***
专 业 审 核:***
院 审 核:**
总 体 审 核:**
集 团 审 定:***
中铁********集团有限公司·****院
2010年05月
目录
TOC \o 1-3 \h \z \u 目录 - 2 -
一 设计依据 - 3 -
(一)设计依据 - 3 -
(二)设计采用规范及标准 - 3 -
二 设计范围 - 4 -
三 主要技术标准 - 4 -
(一)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 4 -
(二)路基、轨道技术标准 - 4 -
(三)桥梁主要技术标准 - 5 -
四 主要设计原则 - 6 -
(一)桥式布置及上部结构 - 6 -
(二)墩台 - 7 -
(三)桥梁基础 - 9 -
(四)地震区桥梁设计 - 10 -
(五)框架桥 - 10 -
(六)小桥涵 - 10 -
(七)结构耐久性要求 - 11 -
(八)附属及配套工程 - 12 -
五 设计中注意事项 - 13 -
六 设计图纸要求 - 13 -
七 设计说明样板 - 14 -
八 工程数量的要求 - 14 -
九 采用标准图、通用图及参考图 - 15 -
十 签署栏及图纸编号 - 16 -
新建铁路**至###线
桥涵施工图设计原则
一 设计依据
(一)设计依据
1.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关于委托开展灰埠至兰村铁路前期工作的通知”(计长便函【2008】64号)。
2. 2009年10月30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新建铁路**至###线可研审查意见(初稿)》。
3. 铁道部、山东省 “关于新建**至###铁路可行性研究的批复” (铁计函【2009】1841号)。
(二)设计采用规范及标准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4《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铁建设[2007]140号)
7《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
8《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版(GB50111-2006)
9《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205号)
10《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220-2002)
1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29号
13《防洪标准》(GB50201-94)
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1-2003)
17《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8《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二 设计范围
(1) **至###铁路(简称“海青线”)**站(含)至芝兰庄站(含),线路全长90.339km,胶济线上行疏解线3.886km。
(2) DLL K364+900~K368 +051.08段改线,长3.151 km。
三 主要技术标准
(一)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国铁I级;
2. 正线数目:单线;
3. 设计行车速度:160km/h,DLL 改造段160km/h(预留200km/h);
4. 最小曲线半径:2000m,引入枢纽、车站地段,可采用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线路平面标准;
5. 限制坡度:6‰;
6. 牵引种类:电力;
7. 机车类型:客运 SS9,货运 HXD1(初期考虑SS4B过渡),;
8.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
9. 牵引质量:5000t;
10. 闭塞方式:半自动闭塞;
11. 正线竖曲线:路段设计速度大于等于160km/h的地段,当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1‰时应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采用15000m
路段设计速度小于160km/h的地段,当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时应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采用10
(二)路基、轨道技术标准
1.一般路基宽度
(1)路堤路肩顶宽:7.8m
(2)路堑路肩顶宽:7.7m
小桥涵设计时,应根据路基专业提供的实际路基横断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范.pdf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3 B talk 教学课件.pptx VIP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测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意大利主要历史王室谱系表.doc VIP
- 朱杰-“数字体检”在城镇房屋体检中的应用关键要点研究.docx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英语真题.docx
- 学堂在线 大数据机器学习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钢材检验记录和验收入库单.doc VIP
- 2023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聘《英语语言文学》备考真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一本通(第2版):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PPT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