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singhuaLawJournal
清华法学
Vol5,No1(2011)
论讯问、询问笔录在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张卫平
摘 要 如何看待讯问、询问笔录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的问题是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经常遭
遇的问题。通过考察和分析,从讯问、询问笔录的实质来看,这两类笔录就是一种记载有关特定的人
就某一案件事实所作陈述的文本形式。在民事诉讼中,实际发挥证明作用的是这些文本中的陈述,因
此,这些陈述要在民事诉讼中起证明作用就应当按照民事诉讼证据规范的要求,以民事诉讼证据的形
式———当事人陈述或证人证言,通过质证获得法院的认定,而非直接以文本的的形式———笔录作为法
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笔者在文章中揭示了人们之所以对讯问、询问笔录的证据效力具有高度敏感
性的社会及观念上的原因,并在更深的层次上指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涉及如何处理公权力与
私权利的关系问题。本文的认识和结论有助于限制公权力的对私法领域的扩张,防止公权力的滥用。
关键词 讯问 询问 笔录 民事诉讼 证据
一
关于讯问、询问笔录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即问题的
提出不是从证据的种类、各种证据概念的比较、解析推演而来的,而是人们在民事诉讼的实践
中现实面对的问题。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当一方当事人提出在刑事诉讼中所形成的讯问、询问
的笔录,并试图以其笔录记载的事项或内容证明其主张的事实 (包括权利主张所依据的事实和
反驳对方权利主张的事实)存在与否时,人们会追问,法院应当如何看待这些讯问、询问笔录
的证据效力。从证据法理理论上讲,直接面对的问题是讯问、询问笔录的证据资格 (证据能力)
和证明力的问题。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16·
张卫平:论讯问、询问笔录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当法院就某一案件作出的民事判决或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后,一方
当事人从随后启动的刑事诉讼 (主要是在侦察程序)中获得了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对对方当事
人的讯问笔录或对与已决民事案件证人的询问笔录作为申请再审的根据,试图推翻原判决或原
裁定。也就是将讯问或询问笔录作为推翻原生效判决或裁定的新证据,要求法院根据 《民事诉
讼法》第179条第1款规定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启动再审程序撤销已生
效判决或裁定。对此情形,法院的处理并不一致。有的法院认为,这些证据是国家机关或司法
机关收集的证据,因此应当予以采纳,无论是作为启动再审的新证据,还是在本案再次审理的
证据;相反,有的法院则认为,这一证据是在刑事诉讼中形成的,在民事诉讼中没有证据资格
或证据能力,应不予采信。例如,在某一涉及借贷返还争议的民事案件中,原告主张借贷返还
请求权,一审法院判决该请求权成立,要求被告履行返还义务,被告不服上诉,主张借贷关系
不存在,要求二审法院改判。经审理,二审法院驳回上诉请求,维持原判。该案终审以后,民
事诉讼中的被告向公安机关告发,公安机关以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涉嫌欺诈数额巨大为由将其拘
留。在案件侦查中,公安机关对原告和有关的人进行了讯问和询问。在讯问中原告承认实际上
与被告不存在借贷关系,被询问的人也证实原告并未实际将钱借贷给民事诉讼中的被告。虽然
该当事人在被关押数天后,该刑事案件被撤销,原告被释放。但民事诉讼中的被告以该讯问和
询问笔录为证据,申请法院对借贷关系案件进行再审。在再审申请的审查中,被申请人抗辩该
讯问笔录为刑讯逼供所为,询问笔录的内容也是在限制被询问者人身自由的情景下获得的,不
应当作为启动再审的新证据。
不仅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的讯问、询问笔录会涉及民事诉讼证据问题,公安机关调解纠
〔1〕
纷中产生的调解笔录也会被应用于民事诉讼中。在著名的南京彭宇案中 ,就涉及到该案原告
用手机拍下的派出所调解笔录可否作为证据的问题,即该调解笔录是否具备证据能力的问题。
在彭宇案中,原告对被告的彭宇提出了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