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种脑膜疾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认识三种脑膜疾病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的家人出现了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肩背部酸痛等症状。开始的时候以为是感冒了,没大在意,对症处理了一下,略有好转。后来,到医院就诊,医院的医生诊断结果让他们很震惊,医生考虑是“脑膜炎”所致,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脑膜炎还得继续排查。最终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鼻窦或上呼吸道感染。   脑膜炎分为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炎支原体脑膜炎、莫拉利特脑膜炎、脑膜癌病。本期特请武警医院神经内科张冀平主任为您介绍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三种常见的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简称结脑,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弥漫性非化脓性软脑膜和脑蛛膜炎性疾病,也可侵及脑实质和脑血管。   诱因多因肺、泌尿系、消化道或其他脏器结核病灶的结核杆菌经血运播散感染所致;少数病人也可因脑内结核结节、结核瘤或脊柱结核的干酪样病灶破溃,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形成广泛的脑膜感染所致。多呈亚急性病程,少数为急性发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   结核性脑膜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年人多见,80%在40岁前发病。早期表现为低温、头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则可出现头痛加剧、喷射样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如早期未能及时治疗,发病4~8周时常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如精神萎靡、淡漠、谵妄或妄想,部分性、全身性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昏睡或意识模糊;肢体瘫痪因结核性动脉炎所致,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交叉瘫等;也可出现由结核瘤或脑脊髓蛛网膜炎引起,表现为类似肿瘤的慢性瘫痪。此外,由于颅底炎性渗出物的刺激、粘连、压迫,可致颅神经损害,表现视力减退、复视和面神经麻痹等;老年人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较轻,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约半数患者脑脊液改变不典型,但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结核性动脉内膜炎而引起脑梗死的较多。   结脑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发病时昏迷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恢复正常提示预后良好。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全身情况差,合并症较多,病死率较高;HIV感染并发的病死率更高。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多见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脑疝等,幸存者可能遗留后遗症。所以,临床上只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提示结脑,应立即开始抗结核治疗。   结脑的主要预防原则是增强体质,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新生儿及儿童按要求积极实施计划免疫接种;早期综合治疗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   化脓性脑膜炎   简称化脑,系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软脑(脊)膜炎性疾病。   引起化脑常见的致病菌有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致病菌可由心、肺以及其他脏器感染波及到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系统;或者是颅骨、椎骨或脑实质感染病灶直接蔓延;部分也可以通过鼻窦或乳突骨折或神经外科手术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感染,由腰椎穿刺引起者罕见。多为急性或暴发性起病。   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脑临床表现相类似。   感染症状高热、寒战或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等;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阳性。但新生儿、老年人或昏迷患者脑膜刺激征常常不明显;   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局灶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灶性颅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如偏瘫、失语等;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有比较特殊的临床特征,如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血症时出现的皮疹,主要见于躯干、下肢、黏膜以及结膜,偶见于手掌及足底。   化脑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预后与病原菌、机体情况和是否及早有效应用抗生素治疗密切相关。少数患者可遗留智力障碍、癫痫、脑积水等后遗症。因此,化脑在治疗上应掌握的原则是及早使用抗生素,通常在确定病原菌之前使用广谱抗生素,若明确病原菌则应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如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需要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平日里要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性的预防注射A群多糖菌苗。   病毒性脑膜炎   简称病脑,是由各种病毒所致的一种软脑膜炎性疾病,可伴有脉络膜炎,脑实质受损较轻。   病脑一般由肠源性病毒所引起;其次为腮腺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由肠源性病毒所致者好发于夏秋季,腮腺病毒性脑膜炎多在冬春季发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病脑发病后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