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表现] 脑脓肿的典型I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 初期(起病期) 历时数天。有轻度脑膜刺激征等早期局限性脑炎或脑膜炎的表现。 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及轻微颈强直,应考虑本病。 2.潜伏期(隐匿期) 无明显症状,有轻度不规则的头痛、乏力、智力迟钝、食欲不振、不规则低热、精神抑郁、少语、嗜睡或易兴奋等。持续10天至数周不等。 3 显症期 (1)中毒性症状:体温不恒定,正常或低于正常,亦可有午后低热或高热。 (2)颅内压增高症状: (3)局灶性症状:出现可早可晚,亦可 不明显。 1 大脑颞叶脓肿:失语症、对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同侧偏盲, 2 小脑脓肿:同侧肌张力减弱,共济失调,昂白(Rombers)试验,睁眼及闭眼均站立不稳,行走时步态蹒跚易向病侧倾倒。轮替试验失常,快速指鼻试验不能准确进行。 终末期 突然高热、昏迷,出现显著的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脑疝,死亡。 诊断 CT及MRI。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突然高热、头痛或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应考虑到本病。 鉴别诊断: 注意与脑积水、脑肿瘤鉴别。 治疗: 1.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 2.手术治疗:急行乳突探查术及脓肿穿刺术: 3 对症治疗。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伴有血栓形成的乙状窦静脉炎,为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右侧较多见。 [感染途径] 中耳乳突的化脓性病变,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侵入乙状窦周围,形成乙状窦周围炎或乙状窦周围脓肿,累及窦壁,出现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病侧耳痛与剧烈的头痛为开始症状。继之出现脓毒血症,表现为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41℃)、剧烈头痛、恶心和全身不适,2—3h后大汗淋漓,体温骤退,每日发生1—2次,形似疟疾。小儿高热、抽搐、惊厥、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局部症状及体征 乳突后方轻度水肿,同侧颈部可触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 3.实验室检查 血象升高。脑脊液常规检查多正常。 4.Tobey--Ayer试验 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先压迫健侧颈内静脉,此时脑脊液压力迅速上升,可超出原压力1~2倍。然后压迫病侧颈内静脉,若乙状窦内有闭塞性血栓,则脑脊液压力不升或稍升高,此现象称Tobey—Ayer试验阳性。 阴性者不能排除本病,因为此时窦内血流径路可发生改变。 5.眼底检查 可出现病侧视乳头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 诊断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或急性中耳乳突炎,特别是胆脂瘤型,出现周期性发作的畏寒、寒战、高热等典型症状,均应疑及本病。 DSA对静脉窦的血栓形成及范围有诊断价值。 肥达(Widal)反应、查疟原虫与疟疾、伤寒鉴别。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足量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临床特点: 1 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 2 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 3 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病因 [病因] 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 一般认为急性中耳炎病程延续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就可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常见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或混合感染逐渐多见。 病理及临床表现 按病理及临床表现,本病可分3型: [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可合并存在]。 1.单纯型 最多见。病变主要局限于中耳鼓室粘膜,一般无肉芽或息肉形成。鼓膜穿孔大者,锤骨柄亦可见破坏。乳突气房良好,无明显变化。 病理变化:慢性炎症。 单纯型临床特点: 1 耳间歇性流脓,量多少不等。上感时 流脓发作或脓量增多; 2 脓液呈粘液性或粘脓性,一般不臭; 3 紧张部中央性鼓膜穿孔,大小不一; 4 一般有轻度传导性聋。 2. 骨疡型 1 病变超出粘膜组织,可有听小骨坏死,并有鼓室之骨壁、鼓环或鼓窦骨质破坏,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 2 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 3 鼓膜穿孔处可见听骨坏死缺损,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妨碍鼓室引流。 4 外耳道或鼓室内脓不多,常带臭味,重者影响听力,有时可伴有头痛和眩晕, 5 乳突多为硬化型。 临床特点: 1 耳持续性流粘稠脓,常有臭味,如有肉芽或息肉出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