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残游戏的“疯情”(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升降机 液压升降机WWW.18SJpt.COM ZXC TGH 脑残游戏的“疯情”(图 如今这个年代,脑残游戏更像是一种时尚社交单品。 眼下一个渴望拥有更多朋友的人,若想在微信群中引起别人的关注乃至赞叹,说段子、恶搞、晒自我已属稀松平常,在“打飞机”游戏中得高分,遥遥领先于微信群中的好友,才能让人羡慕嫉妒到恨。看看你的家人、单位同事及周边的亲戚朋友吧,谁不在见缝插针地投入“飞机大战”,忘乎所以地被卷入到疯狂的“打飞机”这种脑残游戏漩涡中。公交车上、地铁里,更可见到中青年心无旁骛地按住飞机左右两翼拖动,屏神敛气地通过飞机发射子弹,精准神速地将上面的飞机一一击毁,那神态,那感受,犹如一位在战场上长驱直入、所向披靡的将军。 自从微信5.0上线,这款唤作“飞机大战”的脑残游戏便风靡全国,掀起了全民“打飞机”的热潮。之所以被贴上“脑残”的标签,我以为,首先是因为玩家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且徒劳无益,其次是这款游戏的玩法实在太简单,只要摁住飞机左右拖动并发射子弹,消灭一架小飞机得1000分,打掉一架中型飞机得6000分,大型机30000分。游戏结束时,屏幕上出现你的总得分,同时还可看到你在参与这款游戏朋友圈中的排名。 人类大概还未进化到能完全抵抗虚荣、诱惑、无聊、迷茫、享受即时快乐的地步,无论智库还是脑残,在朋友群里,我们都有些小小的虚荣心。 在迄今发生过的所有电子关系中,哪种关系最不可抗拒?睿智的民陶笸箩给出的答案是:微信群关系。 我深以为然。 好吧,其实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成功永远是属于极少数人的事情,社会众多精彩的东西只是给成功人士准备的。那么注定终生平凡的芸芸众生呢,他们该如何从烦闷枯燥的现实困境中短暂逃离,抛弃些许受挫纠结之人生路上积累的垃圾情绪,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找到简单的快乐,从而能平和地面对里里外外均爬满了虱子的那袭华美衣袍? 他们似乎不约而同地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那盘菜:《俄罗斯方块》、《开心农场》、《愤怒的小鸟》、《宝石迷阵》、《水果忍者》、《飞机大战》等脑残游戏。这些游戏的共同特点是规则简单,玩法简易,老少皆宜,上手就能消灭几头绿猪,击落几架飞机,稍微熟练点便能打他个天翻地覆,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建立自己的成就感与存在感。而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又岂可是你依凭这些简易的规则就能平趟的? 为什么我们觉得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美好?因为游戏世界里有很多的人可以协作,不论你到了哪里,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等着和你合作,去完成那些艰巨的任务,而现实生活中就远没有这么轻松,嫉妒、不信任、彼此掣肘等一系列内耗带来的不愉快会如影随形。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游戏世界收获更多成功。当我们处于游戏世界时,我们都觉得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飞机大战》的开发者大概深谙社会心理学,在赋予游戏极简规则的同时,又别出心裁地加入了一个“本周飞机大战排行榜”,用来显示玩家的微信群好友在这场游戏中的得分排名。于是,沉迷者无数。众玩家都在埋头“打飞机”,他们在脑残游戏即时回馈的小小成就中,体验着自己的存在感与快乐元素。 真是懂心理者得天下。 脑残游戏虽无关乎益智,却也能触摸到一些社会情态与大众心态。 就像美国经济学界曾提出的“口红指数”,用口红的销量来观测美国经济的动向:当经济出现衰退时,口红的销量会大幅上升。经济不景气,女人购买奢侈品便会减少,但多数女人仍会去买一支小小的口红放入包包内。 那么蕴藏在脑残游戏中的一些生动指标,是否已引起了观察家们的注意呢?是否生活节奏越快,竞争程度越强,生存压力越大,人们便越容易沉迷于脑残游戏中,以寻求小小的即时激励与当下安慰?脑残游戏“疯情”无限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现代人的失落与无法摆脱的精神困境? 我不知道某天,类似于“脑残游戏指数”这样神级的社会情态观测风向标,会否横空出世。因为,已有媒体声称,《俄罗斯方块》这样的脑残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宇宙尺度下夸克级的人文关怀。 而美国着名游戏设计师、《破碎的现实:游戏何以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简·麦戈尼格尔给出的解释是:脑残游戏让玩家上瘾的关键是即时反馈。当玩家把一根长棍插入俄罗斯方块的墙壁,瞬间消除的楼层给人们的大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玩家在“砌墙”与“拆墙”的无限循环中,体验到源源不断的快感。 简·麦戈尼格尔的说法自有其道理。 如果有机会与她对话,我另想请教两个问题:人们自知徒劳无功,仍沉迷于脑残游戏;这与人们深知垃圾食品有害健康,依然乐此不疲,两者有何内在关联吗? 第二个问题纯属自己忽悠而至的灵感:假如有人创意一款在都市高楼顶层“砌假山”与“拆

文档评论(0)

444885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1121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