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舞蹈史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舞蹈史部分 一、戏曲舞蹈的发展 这一时期戏曲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强化提高戏曲表演中的舞蹈成分,使之具有舞蹈的美感,提高其欣赏价值,并强化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力度和深度。 梅兰芳 欧阳于倩 程砚秋 杨小楼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 北京,他出生于 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 天仙配》,工 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 玉堂春》、《 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 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 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 嫦娥奔月》、《春香闹学》、《 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 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 青衣、花旦、 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 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 天女散花》、《 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 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 程砚秋、 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 四大名旦,。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 艺术家、戏剧家、 歌唱家、 舞蹈家、 作家和 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 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 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欧阳予倩(1889~1962)中国 戏剧、 戏曲、 电影 艺术家。原名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客、桃花不疑庵主。1889年 5月12日生于 湖南 浏阳一官宦家庭,卒于1962年9月21日。1907年在 日本留学期间参加 春柳社,在《黑奴吁天录》等剧中扮演角色。1911年回国后又与 陆镜若先后组织新剧同志会、春柳剧场,演出鼓吹革命反对封建的新剧。同时,加入 南社。 春柳剧场解散后,他投身 京剧事业,编、导、演了大量剧目,如《 鸳鸯剑》、《 馒头庵》、《 潘金莲》、《哀鸿泪》等,获北梅( 梅兰芳)南欧之誉。1918年在 南通组建伶工学社和 更俗剧场,培养戏曲人才。1922年参加戏剧协社,写出独幕话剧《 泼妇》、《回家以后》。1926年进入电影界,编写了《 玉洁冰清》、《三年以后》、《 天涯歌女》3部影片,并在后两片中扮演角色。1929年2月赴广州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出版大型 刊物《戏剧》及 报纸副刊《戏剧周刊》,还创作了话剧《屏风后》、《车夫之家》等。1930年导演《怒吼吧,中国!》,1932年创作了大型 话剧《不要忘了》和独幕话剧《同住的三家人》。1934年创作了电影剧本《 新桃花扇》,1935 年又编导了影片《 清明时节》、《 小玲子》、《 海棠红》。 1937 年 上海沦为孤岛后,他和 洪深等主持了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演出了《 梁红玉》、《渔夫恨》、《 桃花扇》等京剧,随后又编写了电影剧本《 木兰从军》。1938年起赴 桂林对桂剧进行改革,并导演话剧《 流寇队长》、《 钦差大臣》等。1941年创作优秀历史剧《忠王李秀成》。1944年和 田汉等举办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演出话剧、戏曲、木偶戏等60余出,为宣传动员民众、检阅抗战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曾在新中国剧社和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任编导,把京剧《桃花扇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