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全)复习参考材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参考资料 PAGE PAGE 2 /u/2360106765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 3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病与证的区别) 6.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病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这叫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叫做“异病同治”;它们的判断依据是“证”的异同。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精气学说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运动是精气的基本属性;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神 五腑 五体 五华 五官 五志 五液 五脉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魂 胆 筋 爪 目 怒 泪 弦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神 小肠 脉 面 舌 喜 汗 洪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意 胃 肉 唇 口 思 涎 缓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魄 大肠 皮 毛 鼻 悲 涕 浮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志 膀胱 骨 发 耳 恐 唾 沉 注:色脉相符其病顺,反之,得克之脉则死,得生之脉则生。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⑴五行的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相生规律可确定“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法,一般认为,疾病按相生规律转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根据相克规律可确定“抑强”与“扶弱”之法。⑵五行的制化与胜负:①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②五行胜负:子复母仇。⑶五行的相乘(太过与不及导致正向过度克制)与相侮(太过与不及导致反向过度克制)。⑷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中医学的重要内容 精气血津液 精:①分类: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②生理功能:繁衍生命,生长发育,濡润脏腑,生髓化血。 气:①气的来源:父母的先天之精(肾为生气之根),水谷之精气(脾胃为生气之源),自然界中的清气(肺为生气之主)。②气生成的基本条件:物质(先天精气、水谷精气、自然界清气)来源充足,脏腑(尤其是脾胃肾)的生理功能正常。③气的运动(气机)形式:升降出入。④气化的概念:气化是指气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⑤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固摄精液、津液,统摄血液)、营养作用。 血:①生成的物质基础:水谷精微和肾精。②生成过程:水谷精微(营气、津液)和肾精(生髓)化血,营气与津液通过经脉汇于肺,遇清气换而心赤之。③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血液充盈,脉管系统完整通畅,全身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④血的生理功能:营养滋润(濡养)全身;神智活动的物质基础(化神)。 津液:①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排泄。②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调节阴阳;排泄废物。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①气与血的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②气与精的关系:气能生精(精依气生)、摄精,精能化气。③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化气。④血与精的关系:精可化血,血能化(生)精,精血同源。⑤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能生血,血能化津。⑥精与津液的关系:精为液本,液能灌精。 病因 阳因(外感病因:感受外邪) 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考点兼重点): 1.风邪:①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2.寒邪: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③寒性收引。3.暑邪: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③暑多夹湿。4.湿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