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gzxr002-2018智能柔性化打磨系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XRZDH 广 州 熙 锐 自 动 化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Q/XRZDH--2018 . 智能柔性化打磨系统 2018-9-10发布 2018-9-29实施 广州熙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 规定。 本标准以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为最终标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州熙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2018 年9 月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柔性化打磨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输送流程、、安全要求、检验 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自动化生产,通过电机带动上胶条转动将适量的胶转印到涂胶轮使涂胶 轮获得较均匀胶量,步进电机驱动涂胶轮转动,因此在涂胶过程中能快速获得均匀稳定的胶 量,而当涂胶过程中遇到不规则形状较难上胶时浮动机构能通过自身浮动去适应从而很好克 服这一困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ISO780:1997,MOD) GBT7932-2003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 GB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 GBT12642-2013工业机器人性能規范及其试验方法 (SO9283-1998,IDT) 3 性能技术参数 3.1.1滑台驱动电机功率>3KW; 3.1.2最大打磨规格<3000mmx1000mm; 3.1.3 滑台滑移速度>500mm/s; 3.1.4 滑台承重<3000KG; 3.1.5 磨头最大打磨转速<2000转/s; 3.1.6 打磨压力<30N; 3.1.7 打磨光泽度>15GU; 3.1.8 产量>300件/天;合格率>99.5% 4 工艺流程 4.1.1 智能柔性化打磨系统,包括打磨工作位、第一机器人手臂、第二机器人手臂和上 下料位,第一机器人手臂和第二机器人手臂的一端上均设有打磨头打磨头包括连接法兰、 力控装置和磨头,接法兰与力控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力控装置的底通过连接件与磨头的顶 部固定连接,磨头的底部设有砂纸,且所述磨头的一侧设有气管接口。 4.1.2第一机器人手臂和第二机器人手臂的另一端均与打磨工作位的一侧固定连接,上 下料位设置两个,且两个上下料位分别与打磨工作位的两侧固定连接。 4.1.3 上下料位包括安全光栅和导轨,安全光栅设置两个,且导轨位于两个安全光栅之 间,两个安全光栅的一端和导轨的一端均与打磨工作位的一侧固定连接。 4.1.4 两个上下料位的一侧均设有启停开关,打磨工作位上设有打磨台,且打磨台上设 有夹具,且夹具设置四个,所四个夹具之间设有亚克力盘,打磨工作位的另一侧设有触摸屏。 4.1.5 进一步的,第一机器人手臂的一侧设有右侧撕砂纸装置,且右侧撕砂纸装置的一 侧设有第一控制柜,第一控制柜的一侧设有电箱,第二机器人手臂的一侧设有左侧撕砂纸装 置,且左侧撕砂纸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控制柜,右侧撕砂纸装置与左侧撕砂纸装置之间设有 气管吊架。 5 技术指标 5.1装配要求 5.1.1拖板与原板应紧密结合,紧固后的间隙应<0.02mm 5.1.2传初轮轴、电动机、皮帯轮应平衡,其不平衡引起数据振动的双振幅值应不大 于0.1mm

文档评论(0)

15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