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心理调整专题;前 言;这个时代的矛盾;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二)对现代教师心理问题的调研;2、北京市教科院的调查“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及对策”
(1)打骂学生
(2)讲课死板
(3)对工作不负责任
(4)偏心;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调查
调查结果的不一致:
(1)贾林祥:1999年调查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上海市:1997年调查结果刚好相反,上海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8%。
样本差异,地区差异会导致结论上的差异,。;4???当前中小学教师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1)教师职业角色的适应问题
(2)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过于情绪化。
(3)人格缺陷和人际关系紧张表现为偏狭、 嫉妒、多疑、神经质
(4)工作中认知偏差与态度偏差
如:晕轮效应、刻板效应
态度偏差:完美主义倾向,以偏概全; 5、日本学者中西信男的观点
呆板、认真型教师:
(1)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2)心因性抑郁
(3)神经衰弱
(4)精神分裂症
教师常见的心理疾病:
(1)抑郁表现
(2)焦虑表现
(3)恐怖表现(赤面恐怖、对人恐怖、头痛);6、美国教育协会的研究
(1)37.5%常对个人健康、睡眠、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
(2)30%在情绪及社会方面不适应;
(3)20%需要特别帮助;
(4)30%感到极度不快,并且不易与人相处。;(三)教师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危害;(四)教师心理问题对自身及家庭的影响;3、对家庭的影响
(1)对子女失去耐心
(2)无端挑剔配偶
(3)使家庭气氛失常;二、背景参照 21世纪中国时髦的心理问题;7、网络综合症
8、卑躬屈膝症
9、还贷综合症
10、星期一综合症
11、办公室综合症
12、单身周末综合症
13、成功前焦虑症
14、成功后抑郁症;
15、手机依赖综合症
16、美容综合症
17、信息强迫搜集症
18、学习综合症
19、工作狂与职业定型
20、购物综合症
21、财富妄想、明星妄想、能力妄想
22、家源性心理问题;23、休闲综合症
24、电子产品更新综合症;第二部分调整的策略与方法;三、观念的转变——关于健康的新观念;(二)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三)心理变态的七项标准:;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一)三个调节系统;Newton提出的五种职业压力的对应策略;被教师认为最有效的应对策略:;被教师极少用来减轻职业压力的策略:;现实中教师最常采用的办法:;(二)注意过劳的症状与表现; 过劳的表现:
1、角色混淆(界限不清)
2、角色冲突(矛盾、不统一)
3、负荷过重
4、毫无成就感
5、孤立;(三)过劳患者的错误观念; 5、任何负面的反应都表明我做的事情存在问题。
6、由于前人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的影响,事情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7、事情肯定不会按我想象的进行(加班)
8、我必须无所不知且常胜不败。;(四)注意预防职业倦怠;(五)对个人调整的建议;6、保持自身的爱好
7、注意自身性格的优势与劣势
8、理智地看待社会公平
9、与时俱进,与职俱进
10、注意“知足”、“不知足”的辩证关系
11、注意务实与务虚的辩证关系;1、认清自己,认清外界,并过与其相应的生活
2、人有时候是被自己的愿望所伤害的
3、心理健康的人,是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人
4、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5、 “生活在别处”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慎施于人
7、他人既不是自己的地狱,也不是自己的天堂
8、始终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容易得心理问题
9、自知者,自如也
10、穿合脚的鞋,走合适的路;你怎么看自己
;八、调整良好的人的特点;6、行动的灵活性
7、具有同不利环境斗争的能力
8、对世界真实的理解
9、与所处的环境融洽
10、有适合的人生哲学(社会哲学、自我哲学); 结 语;关于幸福的心理学; 在“三·八”节前,报社与我约稿,说谈谈女性的幸福,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幸福还与性别相关吗?后来报社又讲,不需要专谈女性的幸福,这与我想的恰好一致——幸福不分男女。
作为人类的一个个体,如果说人生真的有什么目的,或终极的目的与意义的话,我想说,堪负如此重大的意义的东西,对于每个具体的个体而言,这就是:“幸福,追求幸福,更幸福的生活!”。我认为,人生的一切目标都是在努力的去追求自己这种幸福或“幸福”感。
; 那么,如此一来,更多的问题就被引出来了。——什么是幸福,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AI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2.0 -智、效双驱: 赋新质、创新生.pdf VIP
- CRL-H户用超声热量表-汇中仪表.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2 相关领域与研究传统 PPT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CRTAS-2024-05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docx
- 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 50 篇带拼音版.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3 早期研究 PPT课件.pptx VIP
-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审核及评审清单(内审员、外审员、过程审核员如何开展审核?).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