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铸造方法的分类 (1)砂型铸造方法:通过紧实型砂获得铸型来得到坯件的方法 是最主要最传统的铸造方法 (2)特种铸造方法:壳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熔模铸造、离心制造、陶瓷型铸造等 铸型用砂较少或不用砂,采用特殊工艺装备,可获得表面更灵活、尺寸更精确、机械性能更高的铸件 飞轮铸件的生产过程 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产品 二、铸造加工的特点 铸造是生产机器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液态金属逐步冷却凝固而成形 1.优点:(1)可生产有内腔及外形复杂的毛坯 (2)工艺灵活性大 各种合金,各种尺寸、形状、重量和数量的铸件都能生产,重量从几克到几百吨,壁厚0.5mm~1m左右。 (3)铸造成本低 2.不足 (1)易产生内部缺陷(如组织疏松,晶粒粗大,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铸件机械性能低(冲击韧性) (3)铸造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4)劳动条件较差 四、我国铸造技术的发展 铸造技术历史悠久.三千年前,青铜器已有应用,二千五百年前,铸造工具已经相当普通.大量历史文物显示着我国古代人民在铸造技术上的精湛创造: 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冶炼红铜和青铜等合金,并铸出了简单的铜斧. 早在4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和使用瓷器,到商代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从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出土的司母戊鼎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四羊方尊也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河南安阳商遗址出土的司母戊鼎重达875kg,外形尺寸(133×78×110)cm,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青铜器. 永乐大钟,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在北京德胜门铸钟厂铸成,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置觉生寺(今称大钟寺)。铜钟通高6.75米,钟壁厚度不等,最厚处185毫米,最薄处94毫米,重约46吨。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22.7万字。铜钟合金成分为:铜80.54%、锡16.40%、铝1.12%,为泥范铸造。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铜器重达10t 其中有一套64件的编钟,据考证是2400年前战国初期铸造的,钟上共铸有错金铭文2800多字,标出音名,音律,每个钟发出两个音,整套编钟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能演奏各类名曲,音律准确和谐,音色优美动听,整套编钟铸造水平极高,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战国编钟 由青铜器过渡到铁器是生产工具的重大发展,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475年)开始大量使用铁器,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1953年在河北省兴隆县的古燕国铸冶作坊遗址的发掘中,发现距今2200~2350年的战国时期的铁范(铁质铸型)等87件,可用于铸造铁锄、铁斧、铁镰、铁凿和车具等 铁器铸造 现立于河北沧州的大铁狮,高5m多,长近6m,重 19.3t是公元9世纪五代后周时铸成 在兴隆战国铁器遗址中发掘出浇铸农具使用的铁模,由泥砂造型发展到铁模铸造,说明我国古代金属材料液态成型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比欧洲国家要早1800年左右,居世界先进行列. 三峡右岸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22.9T。 总重473T,10米直径 三峡右岸叶片通过鉴定,标志着三峡右岸转轮叶片铸造实现了国产化,标志着哈电机公司具备了批量生产三峡叶片的技术和能力,实现了三峡叶片国产化,扩大了大容量水电机组的国产化份额,增强了民族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打破了国外大型水电铸造部件的垄断局面,为巨型水轮机转轮叶片铸造全部实现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迫使国外厂家的同类产品订货价格降低,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当代我国铸造技术发展 近几十年来,我国铸造技术发展迅速: (1)在型芯砂方面,推广了快速硬化的水玻璃砂及各类自硬砂,成功地运用树脂砂快速制造高强度砂芯 (2)在铸造合金方面,发展了高强度、高韧性的球墨铸铁和各类合金铸铁,成功地用球墨铸铁件代替某些锻钢件. (3)在铸造设备方面,已建立起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高压造型生产线 (4)在新工艺新技术方面,各种各样特种铸造或精密铸造方法得到发展和应用 3.粘结剂:起粘结砂粒的作用,使型砂具有必要的强度和韧性。 分类:粘土、水玻璃、油类、合成树脂。 按成膜过程性质:物理成膜粘结剂、化学成膜粘结剂。 按组成分类:有机粘结剂、无机黏结剂。 4. 附加物:为改善型砂性能而加入的物质。 常用:每份、渣油、淀粉等——改进铸件表面质量 石墨粉、脱模机———改善起模性。 加热时发生的多晶转变分为两类: 1.同一类型的高温α与低温β形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快且可 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