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绪论及总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75年,英国Pott医生发现扫烟囱工人中阴囊癌发病率高,认为可能与烟囱中的烟尘有关,第一次提出职业与癌的关系。 2.防护服装: 主要用于防止酸、碱等对皮肤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以及毒物经皮肤吸收。常用的防护服装包括工作服、手套、围裙、长筒靴等。对毒物溅入眼内有灼伤危险的作业,应给予防护眼睛。 职业中毒的预防 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水平接触。 防 化 服 呼吸器外置型 职业中毒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toxicant,poison)。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 生产性毒物来源与存在形式 生产性毒物 原料 辅助原料 中间产品 成品 副产品 夹杂物 废弃物 热分解产物 反应产物 其他 生产性毒物存在形式 气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存在的物质,CO。 蒸气:即固体的升华、液体的蒸发或挥发, 苯、汞。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酸雾。 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小于 0.1μm ,如铅烟。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其直径:0.1μm-10μm的固体微粒 。 生产性毒物接触机会 1.原料的开采与提炼 2.成品的处理、包装;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 进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主要途径: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状态 影响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的因素: 1. 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或肺泡气与血浆中的分压差。浓度高则分压差大,进入机体的速度就较快。 2.与毒物的分子量及其血/气分配系数(blood/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有关。分配系数大,易吸收。 职业病特点 &病因明确,控制这些致病因素或作用条件后,即可减少或消除职业病; &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检测,有明确的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 &在接触同样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 &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应加强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病因 发生契机 造成的结果 铅 饮酒(铅酒壶) 铅中毒 敌百虫 治病(灭虱) 周围神经病 工厂排出硫化氢 行人路过 硫化氢中毒 苯 从事喷漆作业 苯中毒 石棉 纺织 石棉肺 下列哪些可以判定为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与工作有关疾病。 (work-related disease) 工作有关疾病特点 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 2)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 3)通过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和改善工作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 4)工作有关疾病不在我国法定的职业病范围,但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一)心理精神障碍 (二)心血管疾病 (三)消化系统疾病 (四)骨骼及软组织损伤 下背痛、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征、 腰背痛:12胸椎和12肋以下,骶髂关节下缘以上 职业性外伤 职业性外伤,又称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也就是指工作中意外事故引起的伤害。 按致伤因素职业性外伤可分: ①机械性损伤,如物体打击伤、切割伤、挤压伤等; ②化学性损伤,如强酸、强碱灼伤等; ③物理性损伤,如烧伤、烫伤、冻伤、电击伤等。 切割伤 酸腐蚀伤 烧伤 职业特征 有些轻微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虽然有时不致于引起病理损害,但可引起一些体表改变,如胼胝、皮肤色素增加等,这些改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故可视为机体的一种代偿性或适应性变化,常称之为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 职业病诊断 1.职业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 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3.症状与体征:注意鉴别诊断。 4.实验室检查:接触指标、效应指标、 易感性指标 接触指标:测定生物材料中职业性有害因素或其代谢产物,如尿铅、血铅、尿酚等。 效应指标: 1.反映毒作用的指标。 2.反映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组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