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五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作者作品简介;2.几度仕隐时期 (29岁至41岁);五番出仕;三仕:元兴三年(404),40岁。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不到半年即离职。 四仕:安帝义熙元年(405),41岁。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3月,晋安帝复位,刘敬宣自表解职,陶渊明亦退仕。 五仕 :安帝义熙元年8月(405), 41岁。 改任彭泽县令,在官80馀日,11月就辞官归隐了。 “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宋书?陶渊明传》)。从此未再出仕。;陶渊明的思想;(二)崇尚“自然”的思想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道德修养上 “抱朴含真”;生活道路上 “归园田居”;生死观念上 “纵浪大化” 。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诗题材的分类:;咏怀诗和咏史诗;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萧统评陶渊明诗文;陶渊明对后世文学及文人的典型意义;陶渊明诗歌的艺术影响;二、文本分析;杂诗(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陶渊明的生活作风平易近人,而思想品格则是耿介超拔的。他人格的“常”与“奇”两面反映到他的诗里自然也达到“常”与“奇”的统一。他虽然是用接近口语的平常语言写日常生活及个人情怀,却往往能显出不平常的诗意。在他的《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五首,即本诗是对第三首“盛衰不可量”,“眷眷往昔时”的呼应与扩展。前四句是站在现在看昨天,昨天的生命意象是“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中间六句是站在现在看今天,今天的生命意象是“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以下四句是站在现在看明天,明天的生命意象是“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暗示了生命是一叶前途未卜、漂泊??定的孤舟。 ;“藏舟于壑,以为安固,但夜半尚有有力者负之而走”(《庄子·大宗师》),壑舟的意象,暗示养生以延寿的徒劳和惜生保命的枉然。它把时间隐喻为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这个巨人在不知不觉中已把生命之舟背负而走。生命之舟又暗含着时间如流水的意象。人想在时间巨人的手中挣扎一番,舟想在时间急流中停留片刻都是不可能的。从现在看未来,生命的明天不是以年、月、日来计量,只能以“须臾”、“几许”来推测了。在茫茫的时间的水面上,不知生命之舟将在何处停泊。“未知止泊处”,既暗示了生命之旅的不可预料性,又暗示了停泊是生命之舟的必然归宿。从而预示和隐含了变奏之曲生命终点的主题。 ;本诗在三个时间点上辐射和展开意象:其一,回首过去,生命意象是展翅高飞的大鹏,情调是“昂扬”、“欣豫”;其二,察视现在,生命意象是生命力锋颖的衰颓与磨损。情调是“忧虑”、“无复娱”;其三,眺望未来,生命意象是前途无几许的孤舟。情调是“忧惧交加”。时间的跳跃交错,生命的盛衰交替,情调的忧、乐、惧交织,使本诗仿佛是一个时间与生命的三重奏,展现了丰富而深沉的人生体验的全过程。 ;总揽全诗,诗情波澜,飞扬而沉抑,全幅诗篇体现了陶渊明诗的文风简朴而包蕴深远的基本特色,呈现出一种苍凉深沉的风格。陶渊明的这首诗的主题意义,是对生命的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的特质是:虽然形体生命逐渐衰老,但生命的价值却尚未能实现,由此情不自禁地产生再奋发努力的自我觉悟。诗中包蕴了少壮时的欣悦,中晚年的忧虑,以及珍惜寸阴的警惧。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