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概念: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为培养政治管理人才而设立的官立学校。 2、过程: (1)汉武帝时开始建立太学,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 (三)太学的出现(汉) 3、意义: (1)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3)使官僚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了改变,少数出身于社会下层的人得到了入仕机会; (4)太学清议,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三)太学的出现(汉)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2、科举制的影响: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汉—唐)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先秦:世官制 (2)秦朝:军功授爵制 (3)汉朝:察举制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5)隋唐以后:科举制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汉—唐) 2、科举制度的影响: (1)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2)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3)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4)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汉—唐) 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学以致用 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4.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6.(2016新课标Ⅰ,24,4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7.(2014江苏单科,1,3分)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8.(2013重庆文综,1,3分)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二课 汉代儒学 (自秦至唐儒学发展历程) 1、原因: 2、措施: 2、过程: 3、评价: (一)焚书坑儒(将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1、原因: 材料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焚书坑儒(将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1、原因: (1)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的统一要求思想文化的统一;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和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 2、措施: (1)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3)文化高压,文化专制。 (一)焚书坑儒(将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3、过程: (1)焚书:除《秦记》、医药、卜筮等书外,各国历史记载、《诗》、《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