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处理方法xiao基苯酚的实验.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计算: (1)50min内此活性炭柱对该流动性废水中硝基酚的吸附量,并判断其是否达到吸附饱和?(流出液硝基酚浓度为原水的90%) (2)根据数据判断处理水是否达到某排放标准 (硝基酚浓度< 1mg/L) ? (<2mg/L, I类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由碳、氧、氢等元素组成。其结构上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 由于原料来源、制造方法、外观形状和应用场合不同,活性炭大约有上千个品种。 材质:椰壳、果壳、木质、煤质活性炭 外观:粉状、颗粒、不定型颗料、圆柱形、球形活性炭等 活性炭是传统而现代的人造材料。   1、脱色和过滤,使带色液体脱色。   2、吸收各种气体与蒸气:防毒面具、空气滤清器。   3、粒状物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活性炭吸附处理硝基酚废水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_实验项目 预习提问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吸附饱和;动态吸附;静态吸附? 实验目的 了解活性炭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原理 掌握活性炭吸附脱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技术 实验原理 硝基酚类化合物常用作农药、医药、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在工业废水中广泛存在,毒性大、难于生物降解;活性炭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非极性吸附剂。 本实验运用活性炭吸附方法去除废水中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定时测定经过活性炭吸附柱后流出液中硝基酚的浓度,计算活性炭对硝基酚的吸附量。 本实验相关原理知识 1、吸附法的原理; 2、活性炭的种类与特点; 3、活性炭的结构及其吸附原理. 吸附法概述 水处理的吸附法是指利用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物质去除水体中微量溶解性杂质的一种处理工艺。 吸附本质 吸附定义: 吸附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吸附质)在另一种物质(称为吸附剂)表面上自动发生变化(累积或浓集)的过程。 本质: 是一种相界面上的反应。可以发生在气-液界面、气-固、液-固。水处理吸附: 液-固界面。 (3) 吸附剂(adsorbent) : 固相物质; 一般为多孔性物质。 吸附质(adsorbate) : 液相中被吸附物质。 吸附现象:固体表面由于存在着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而使所接触的气体或溶质被吸引并保持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吸附剂特点:有实用价值的吸附剂是比表面积较大的多孔性固体。活性炭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可用作吸附剂。 物理吸附: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是通过分子间引力(即范德华力)而产生的吸附。 化学吸附: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产生化学作用,生成化学键引起的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一种吸附质的离子,由于静电引力,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带电点上的现象。 吸附作用的原理 液相 固相 分子或原子 吸附 解吸或脱附 分子或原子 吸附作用可以发生在各种不同的相界面上。在废水处理中,主要利用固体物质表面对废水中物质的吸附作用。 吸附平衡的建立 吸附过程 吸附平衡: 吸附速度 = 解吸速度 即 吸附分子的数量 = 解吸分子的数量(单位时间) 被吸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在活性炭表面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质在液相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吸附容量(adsorptive capacity)是指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吸附的吸附质的质量,一般用q表示,单位mg/g 或g/g。 如果用V表示废水体积;C0和C分别表示吸附前后吸附质的浓度;W表示吸附剂的质量,则: 外观呈黑色 内部孔隙结构发达(孔隙率,孔径分布) 比表面积大(500 m2/g以上) 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吸附速度,表面官能团) 机械强度(材质) 颗粒状 粉状 炭毡 炭 雕 活性炭的种类与特点 活性炭的微观结构 活性炭物理结构: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由类 似石墨的碳微晶和非结晶体按“螺层形结构”排列,由微晶间的强烈 交联形成发达的微孔结构。造成了活性碳多微孔体积及高表面积的特性。 活性炭的孔结构十分复杂,范围如下: 大孔:半径为50 nm以上 过渡孔(或称介孔、中孔):半径为2-50nm 微孔:半径为2nm以下 表面 某些活性炭的微观形貌 1mm 10 mm 30 mm 30 mm 引自:Rie Nonaka et al. / New Carbon Materials, 2006, 21(4): 289–296 活性炭的化学结构—表面基团类型 活性炭表面化学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