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69年,牛顿又完成了关于微积分的第二篇论文《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学》。在这篇论文中,牛顿假定一条曲线且在该曲线下的面积为z。已知 (m为正有理数),给横坐标x一个无穷小增量o(x的瞬),有新坐标x+o,并产生面积增量oy(oy是面积的瞬),则新面积为: 此结果表明,若面积由 给出,则构成这个面积的曲线为 ;反之,若曲线是 ,则它下面的面积是 。 z oy x x+o 由此可见,牛顿不仅给出了求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瞬时变化率的一般方法,而且还证明了面积可由求变化率的逆过程得到,这实际上已经初步给出了微积分基本定理。 1671年,牛顿完成了关于微积分的第三本论著《流数术和无穷级数》,其中清楚地陈述了流数术所提出的中心问题: 1.已知流量间的关系,求流数关系(即微分法)。 如已知连续运动的路程,求某一时刻的速度。 2.已知流数间的关系,求流量间的关系(即积分法)。 如已知运动速度,求某一确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 3.将流数术用于求曲线的极值,计算曲线的切线、弧长、面积和曲率等。 1676年,牛顿完成了他的第四篇论文《曲线求积论》。这是他最成熟的一部微积分论著。他以清晰的形式叙述了微积分基本定理。在这部著作中,他改变了过去那种“略去所有含瞬的项”的做法,引入了最初比和最终比的概念,把流数理解为增量消逝时的最终比。例如求y=xn的流数。牛顿设x变为x+o,则流量xn 随着变为 得到增量变化的最初比为 然后令增量o消逝,其最终比为 ,即x的流数与xn 的流数比。 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说,即关于x的导数。这反映了牛顿试图以函数为考察对象,以导数为中心,并把它建立在极限的基础之上。但是o到底是什么?牛顿没有解释,它有时是0,有时又不是0。因此牛顿这种萌芽状态的极限理论仍含混不清。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曾深刻地指出牛顿的微积分这种严重的缺陷,称之为神秘的微分演算。总之,牛顿精湛地运用自己的新方法,正确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但却没能给他自己的方法以严格的理论依据。 成书于1686年。 被爱因斯坦盛赞为“无比辉煌的演绎成就”。全书从三条基本的力学定律出发,运用微积分工具,严格证明了包括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内的一系列结果,将其应用于流体运动、声、光、潮汐、彗星及至宇宙体系,充分显示了这一新数学工具的威力。 整部著作以综合几何语言写成。就数学而言,这种披在微积分上的几何外衣,使牛顿的流数术显得僵硬呆板。18世纪的英国数学,正是由于固守牛顿的几何形式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1687年力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牛顿的代表作。它在科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除了对微积分的重要贡献外,牛顿还在函数理论、无穷级数、微分方程、代数、解析几何和变分法等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许多人对他由衷的敬佩,就连与他同时代的莱布尼兹也对牛顿倍加赞誉:“从世界开始到牛顿生活的年代的全部数学中,牛顿的工作超过了一半。”拉格朗日更是赞赏地说道:“他是历史上最有才能 的人,也是最幸运的——因为这个宇宙体系只能被发现一次。”英国诗人波普在诗中写道:“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宇宙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夜中,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一切都会是光明的。”然而谦虚的牛顿却说:“我不知道世人把我看成什么样的人,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有时找到一块平滑的卵石或漂亮的贝壳而感到高兴。而在我面前的却是完全没有被发现的真理的海洋。” 对牛顿的评价 对人世间的生活,牛顿的态度相当消极。斐利斯评价他“对音乐充耳不闻,视雕塑为金石玩偶,诗歌是优美的胡扯。”但牛顿留下的东西彻底改变了西方文明对世界的观点,赫胥黎对牛顿的评价是:“作为凡人无甚可取,作为巨人无以伦比。” 莱布尼兹:1646年生于德国的莱比锡,是德国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学识包括哲学、历史、语言、生物、地质、机械、物理、数学、神学、法律、外交等。他的多才多艺与我国的沈括相似。 莱布尼兹的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一位伦理学教授。从小莱布尼兹就在一个充满学术环境的家庭中度过了他的童年。6岁时他父亲去世,但在这之前他已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历史产生了爱好。进入学校后,他仍经常阅读他父亲的藏书,12岁的他自学拉丁文后又自学希腊文。15岁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并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也有浓厚的兴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