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七部分.docVIP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七部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QYY- YS-008: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页码: 生效日期:2011年6月10日 修改日期:年-月-日 附件: 批准人: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要求,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院发[2010] 48 号),修订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落实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预防应用基本原则,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一、 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二、 手术切口的分类 SSI的发生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据。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3类(表1)。 表1 手术切口分类 类别 分类标准 Ⅰ类: 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 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 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三、 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 最常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属、肠杆菌、克雷伯菌属等)。近年大城市医院外科感染致病菌的调查结果,前三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表2列出不同类型手术时最有可能引起SSI的病原菌,可据此推荐预防用抗菌药物。 表2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一)、切口浅部感染 指术后30d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肿胀、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二)、切口深部感染 指术后30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 ①体温>38℃;② 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 (三)、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指术后30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注:人工植入物指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等 四、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五、 预防应用原则 1、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2、只能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进行预防,不能无目的地联合多种抗菌药物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3、清洁肠道用药:(1)口服不吸收;(2)肠道浓度高,受肠内容物影响少;(3)对肠道细菌等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 4、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应根据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药物抗菌谱、组织浓度、手术持续时间、药物半衰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六、 预防应用指征及用药方案 1、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指征: 对涉及各科病人均可出现的昏迷、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缺陷等综合病征应用抗菌药物并无效果,相反会招致菌群失调,耐药菌株产生。因此, 只有在以下情况才酌情应用。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见表3。 表3 综合病征的预防用药 综合病征 预防用药指征 预防用药方法 昏迷 体温>38 外周血象 WBC>10×109/L,N>80% 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喉头痰鸣) 有多器官功能衰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心肺复苏后 定期进行菌群调查 符合左侧用药指征中一项以上,按优势菌药敏试验选药 消化道局部去污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1×109/L 成人可选用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小儿可选用大环内酯类等药物 必要时进行肠道局部去污染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抗体生成障碍 与急性传染病有密切接触史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