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思考.ppt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思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业标准要点: 本规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2.1.3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通过测区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 2.1.4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值。 * 行业标准要点: 4.1.5 当检测条件与附录A、B、C的适用条件有较大 差异时,可采用同条件试块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 正,试块或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试块边长为 150 mm;芯样公称直径宜为100mm,高径比为1,芯样 应在测区内钻取,每个芯样只能加工一个试件,计算 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应乘以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η——修正系数,精确到0.01; * 行业标准要点: 5. 0.1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用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 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式修正: * 回 弹 值 测 量 4.2.1 检测时应注意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并且缓慢施压不能冲击,否则回弹值读数不准确。 4.2.2 本条规定每一测区记取16点回弹值,它不包含弹击隐藏在薄薄一层水泥浆下的气孔或石子上的数值,这两种数值与该测区的正常回弹值偏差很大,很好判断。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若重复弹击则后者回弹值高于前者,这是因为经弹击后该局部位置较密实,再弹击时吸收的能量较小从而使回弹值偏高。 * 碳化深度值测量 4.3.1 本规程附录A中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由回弹值及碳化深度值两个因素确定,因此需要具体确定每一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出现测区间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情况时,可能预示该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因此要求每一测区应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 4.3.3 高强混凝土强度高,表面硬度大,加之表面比较致密,经过大量实验,碳化对其影响很小,因此不用考虑表面的碳化。 * 6.1.2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应制定本地区的测强曲线或专用测强曲线,经主管部门组织审定和批准后实施。检测单位应按专用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统一测强曲线的顺序选用测强曲线。 地区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δ)不应大于±14.0 %,相对标准差(er)不应大于17.0 %;其中高强混凝土地区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δ)不应大于±8.0 %,相对标准差(er)不应大于10.0 %; 行业标准要点: * 行业标准要点: 7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7. 1 构件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由本规程附录A、附录B、附录C查表得出。 7. 2 构件的测区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应根据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新行标要点 * 关于推定值公式的合理性等的不断探索和更正。标准是人定的,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参与制定标准的各个人会因其经历和认识的差异,但是作为标准规范的管理和执行者,却应当有“天变不足畏,祖训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温家宝总理谈改革、创新时引用王安石语)的精神。 混凝土注意控制好配合比、工作性、振捣、模板、养护等环节,例如加强早期养护,保证14天养护,控制碳化深度。 * 症结所在 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以下几点: 1、混凝土结构非破损测定强度不满足要求责任不能完全由混凝土搅拌站承担,客观的说大部分责任应该有施工单位负责。相关规范对此责任划分不明确、混凝土搅拌站与施工单位不平等的生意关系造成目前一有问题搅拌站只能当替罪羊的局面。 2、施工中肆意加水、不规范振捣、模板缺陷、养护的缺失造成混凝土面层质量差是造成混凝土回弹测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关混凝土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必须明确只要混凝土搅拌站预留试件强度合格、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良好,含气量在正常范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该对混凝土结构回弹测强不合格负主要责任。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相关问题的思考 * 混凝土结构回弹检测抗压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抱怨混凝土回弹检测抗压强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1、掺加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用回弹法测定的强度经常出现不合格,但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合格 。 2、有些地区建筑管理与质量监督部门不按照GB/T 503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规定 ,明明试块强度合格,抽检组数也够,动不动就回弹测强,一测就不够,然后就钻芯、就走关系。 * 学者质疑回弹法测强 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2007年在《混凝土》发表学术论文质疑“回弹法检测混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