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下面是 滞雨 唐代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译文 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 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 注释 滞雨久雨不止。 一说为因雨而停滞之意。 云水地等于说云水乡,云水弥漫之地。 赏析 这首《滞雨》是一首羁旅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更何况还是在秋雨绵绵的深夜?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这一切并不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 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意思是说,下雨了,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 但诗人为什么不说夜雨滞长安呢?因为将滞字提前,不仅更能体现雨下得久,还能突出夜的漫长,好像是厚实、缠绵的雨连时间的脚步也阻碍了,迟迟不能到黎明。 归心似箭,但偏偏又碰上似乎永无休止的连夜雨,给人一种无法排遣的无奈、凝重之感。 也为后面的客愁、归梦蓄势。 残灯独客愁描写场景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脸愁容的独客。 残灯,不仅不能给人以光明、温暖的感觉,与外面无尽的雨夜相比,它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 灯已残,说明独坐已久;独坐久,说明客难眠;客难眠,说明乡愁深。 残灯独客与前面的滞雨夜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孤寂凄清的氛围,在这样的意境下,游子很自然会想到自己的故乡。 故乡云水地是虚写,是故乡在云水相接的苍茫辽阔之地吗?是故乡有云重水复遥远的阻隔吗?还是故乡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而只在自己如行云流水般飘渺的乡思中吗?这一句体现了诗人特有的朦胧性,怎么理解似乎都可以,怎么理解都给人一种真实而亲切的感受。 归梦不宜秋是直抒感慨,语似直切,实则含蓄。 雨夜客居,残灯独坐,正是思乡梦回的好时候,为什么不宜秋呢?因为在诗人眼中,秋就是愁,秋风秋雨秋云秋水,无一不令诗人愁肠百结,在满目愁景的季节,在满怀愁绪的梦中,即使回到故乡,还不是一样愁苦?算了吧,不做归乡梦也罢!其实,这样的梦,在任何季节做都是不宜的。 诗人在此说不宜,其实是最宜,有正话反说、不言神伤之妙。 全诗主旨为思乡。 前两句谓客居长安因天雨而行动受阻,独对残灯忧愁不寐,思念故乡;后两句推进一层,谓故乡本是烟树晴岚、碧水萦回之地,可是正值秋雨绵绵之时,即使梦回故里,所见也是霪雨霏霏,故归梦也不宜当此风雨潇潇之秋也。 如果用知人论诗、以意逆志的方法来读这首《滞雨》,那么,滞雨是长期纠缠诗人的牛李两党的纷争与非议;客愁是诗人长期受到排挤压制,难以实现抱负理想、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迷惘和忧虑;故乡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是才显志成的美好境界。 归梦不宜是不应该轻易放弃和退却,而应该再坚持等下去,孤独愁苦之后,一定会有雨过天青的时候。 归梦不宜意为长安宜留,在京城之内、天子身边,机会总比云水之地要多一些吧。 这里理解,意思就完全两样了。 所以也可以说《滞雨》是一首托雨言志、寄意深远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李商隐到唐朝京城长安应考,被考官贾餗所憎,未能及第,返回太原幕府。 大和九年835年因悼念崔戎,再次进京。 此诗大约作于此诗留京之后。 【诗词赏析李商隐《滞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