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 登上地球之巅
教与学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 :
①整体感知,复述文章内容。
②学习作者叙事的详略安排的方法
③理解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又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
①速读课文,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概括文章内容。
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③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
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②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学习登山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与学重点 :
1、培养并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 、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教与学方法 :
1、这是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
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
2 、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并学习、模仿、运用。
3 、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
课前准备
1、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地理知识。
2 、多媒体 CAI 课件。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 ,是一条“充满死亡的
路线”。而在 1960 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
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 (可出示相关图片)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
光盘和图片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音 峰巅( di ān ) 砭骨 (bi ān ) 崔巍 (cuīw ēi ) 滞留 (zhì ) 窒息 (zhì ) 匍匐 (púf ú)
缭绕( li áo) 履践 (lǚ ) 养精蓄锐 (xù) 尖锥 (zhui ) 迸发 (bèng )
2 、简介:
1. 作者简介:
郭超人 (1934— 2000) ,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 195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新闻专业。
2. 写作背景简介:
1960 年 5 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
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
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
这篇通讯。
3. 珠穆朗玛峰简介: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 2400 多公里,主脉海拔
平均超过 6000 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 7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 40 座,
8000 米以上的有 11 座,著名的有南峰、 希夏邦马峰、 干城章嘉峰。 “喜马拉雅” 在藏语中就是 “冰雪之乡”
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 8848.13 米,是世界最高峰。
4 、描述画面快速默读全文,按时间顺序将文章内容切分为以下几个画面,学生续说画面,再现情境。
可同时辅以播放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①海拔 8500 米以上的冰雪世界,四位登山队员轻装出发……
②岩壁陡滑, “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
③天渐黑,四人缓步前行……
④刘连满留下,他昏迷了……
⑤夜已黑,点点星光闪耀,三人辨认着路途……
⑥一次史无前例的无氧攀登开始……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