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dfVIP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与学目标 1. 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2. 通过对文章关键词语的品味,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 3.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 敬之情。培 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与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难点】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启发学生向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先驱者学习,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艰 难困苦的厄运降时 ( 或面对困难 ) ,仍充满必胜的信念。 教与学方法 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 , 教学主要通过朗读课文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 伟大精神。 课时: 1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些诗句中,诗人 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 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美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及课文背景简介 明确:李大钊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 他字守常, 河北乐亭人, 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24 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 27 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 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 1927 年被反动军 阀张作霖杀害,年仅 38 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 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 ,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 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此文写于 20 世纪 20 年代。 1923 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 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 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 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 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 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 500 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2. 自由读课文一遍,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逼狭 (xi á) 崎岖 (q íqū) 阻抑 (y ì) (2 )解释下列生词 ①逼狭:狭窄。 ②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③阻抑:阻挡、抑制。 ④回环曲折:曲折环绕。 ⑤亦 复如是:也是这样。 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 4 .李大钊先生在 1927 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 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 面听教师范读。 . 思考: 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 提示: 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二)再读课文,解题探究 激情朗诵:学生激情朗诵,并思考下列问题 学法指导: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1.怎样理解 “艰难的国运 ”? 提示: 包括两个方面:①自然:逼狭,崎岖,险阻。②国运:处境艰难(帝国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2 .怎样理解文中 “雄健 ”的含义? 提示: 包括两个

文档评论(0)

yaner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