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及情的关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景与情的关系。 2.掌握鉴赏诗歌景与情关系的方法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景与情关系一般的答题格式。 知识回顾: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正确解答: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主题服务; 2. 含蓄地表达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3.衬托人物气节、性格、或品质(常见于咏物诗); 4.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交代时令、地点、环境、天气状况等内容); 5.奠定感情基调; 6、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 结构上: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 正衬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 反衬 内在关系 从“景” 与“情”关系的角度设问题的解题思路: 1、具体描摹了怎样的景及景物特点 2、点明情和景的关系 3、表达了怎样的情 一、从景与情的结构关系 情与景关系题 二、从景与情之间内在关系的角度 1、景、情正衬: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2、景、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例1、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译文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 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 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 例1、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 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 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 我们是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1、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 共同参与: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树叶在秋风中飘落,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所以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前两句写了什么景物? 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藤、树、鸦”三个词分别用枯、老、昏三个字修饰,写尽了秋之萧瑟,荒凉(特征)。(哀景) ★小桥、流水、人家,显得安详、静谧、温馨(特征)。(乐景) 与上句景象形成反差,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的悲苦(情感)(自己飘零异地他乡,不能享受安详、静谧、温馨的生活)。 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情感) (景物形象的作用:衬托) 实战演练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问:请分析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 答:①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②诗的前两句用碧绿的“江水”、飞翔的“白鸟”、青翠的“山峦”和红火的“山花”等意象,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后两句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

文档评论(0)

东方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