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以及防治对策.ppt

大跨度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以及防治对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针对施工阶段的问题 科学施工、提高施工精度 接缝安排 竖向,横向,有接缝的位置适当增加防裂钢筋 工期安排 混凝土养生时间控制 合拢步骤的安排 施工机具操作 挂篮变形控制——锚杆的紧固 模板变形控制 * 4.2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提高预应力度、改变徐变次内力 零弯矩配索、减小上下缘压应力差配索 问题,跨度超过200米几乎无法体内实现 体内,体外预应力同时? 体外什么时间施加? 吻合索配索 一次落架连续梁,有徐变,无次内力 悬臂施工实现吻合索 * 悬臂施工实现吻合索 * 悬臂施工实现吻合索 * 4.2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施加体外预应力 对于新桥 预留体外预应力转向块及张拉位置 成桥时压重,以后慢慢取出 对于旧桥 植筋设转向块后,增加体外预应力 效果不好 体内预应力的效应无法判断 植筋进一步造成混凝土开裂 * 先预压,后取出 * 悬臂施压、成桥拆除 * 4.2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施加体外预应力 对于新桥 预留体外预应力转向块及张拉位置 成桥时压重,以后慢慢取出 对于旧桥 植筋设转向块后,增加体外预应力 效果不好 体内预应力的效应无法判断 植筋进一步造成混凝土开裂 * 佛开高速公路汾江大桥 * 4.2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限制荷载 设置称重系统,计重收费 全国已经有多个省实行 * 4.2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减轻桥梁重量 减小跨中梁高 跨中梁高:主跨的1/80 跨中使用轻质材料 轻质混凝土 Stolma Bridge和RaftSundet Bridge 跨中段采用钢梁 石板坡复线桥 * 石板坡复线桥 * 4.2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采用组合结构桥梁 腹板、底板钢板,顶板混凝土 波折腹板 桁架腹板 * 4.2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改变结构体系 新桥 矮塔斜拉桥? 已经下挠的桥梁 增加拉索体系 Puttesund Bridge * 5 待研究的问题 徐变规律 实际情况与实验室的差异 裂缝、下挠的机理 先裂缝,再下挠? 先下挠,大应变造成裂缝? 开裂后的应力重分布,稳定吗? 已建桥梁的承载能力 下挠、开裂后的剩余承载能力 剩余寿命 * * * * * * * * * * * * * * * * * * 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桥梁工程系研究生专业讲座 * 1 PC连续梁(刚构)桥的发展 世界 Worms Bridge 首创悬臂浇注施工方法 1964年 Bendorf Bridge 208米 1985年 Gateway Bridge 260米 1998年 Stolma Bridge 301米 2006年 石板坡复线 340米 * 1 PC连续梁(刚构)桥的发展 中国 1982年 重庆长江大桥 178米 最大T型刚构 1985年 沙洋汉江桥111米 连续梁首次过百 1988年 洛溪桥180米,第一座连续刚构 1997年 虎门大桥辅航道桥270米 世界纪录 2006年 石板坡复线 340米 * 2 PC连续梁桥常见病害 裂缝 施工过程中 长期 下挠 施工过程中 长期 * 汾江大桥裂缝与下挠图 * 2.1 施工过程中的病害 裂缝 顶板横向、纵向 腹板接缝处竖向 底板纵向 预应力锚头附近 底板分层劈裂(事故) 下挠 纵向 横向 * 底板分层劈裂事故 * 2.2 成桥后的病害 裂缝 顶板纵向 腹板斜向 底板横向 下挠 纵向 垮桥 * 黄石长江大桥 245米 下挠32厘米 6000多条裂缝 * 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跨中挠度 * 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跨中挠度 * Parrotts Ferry Bridge 195米 * Koror-Babeldaob 240米 * 3 病害的原因 设计理念 预应力只要使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 预应力抵消大部分恒载弯矩 构造设计错误 普通钢筋配筋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措施不当 预应力施加质量 模板刚度 预应力灌浆质量 分层分段问题 汽车超重 * 3.1 设计理念 预应力度 全预应力 变形用预拱度抵消 问题 徐变次内力难以估计 预应力损失难以估计 * 3.1 设计理念 预应力完全抵消外荷载弯矩 好处:梁处于轴心受压状态,只有纵向变形 弱点:费材料 小跨径 大跨径?截面上无法布置 * 3.1 设计理念 后果 长期挠度大 梁体裂缝 腹板斜裂缝 底板横桥向裂缝 * 3.2 构造钢筋 齿板钢筋 锚固长度不够 钢筋有内折角 * 3.2 构造钢筋 受压板的拉筋 没有设拉筋 拉筋设置错误 造成底板纵向裂缝 严重时底板崩溃 * 底板分层压溃 * 底板分层压溃 * 3.3 施工质量问题、措施不当 预应力施加质量 纵向预应力:摩阻损失 管道不平顺 管道内漏浆 竖向预应力:锚口损失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