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程教学设计.docVIP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程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简述“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东汉文物图片及文献材料,分析东汉衰落的原因,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形成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的安定是建立一个健康和谐国家的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难点:东汉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东汉宅院画像砖”“东汉宁城图”“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 导语:汉王朝缔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辉煌,久享盛誉,提及汉朝,跃入脑海的是高祖刘邦的开国之功,武帝刘彻的大一统王朝,对于东汉历史,却比较陌生,这几幅图片战死的就是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板书)(幻灯片1) 【讲授新课】 东汉的建立(板书)(幻灯片2.3.4.5.6.7.8.9。10.11.12) 新莽篡汉(幻灯片2.3.) 教师讲述王莽篡汉以及王莽改制的的史事 多媒体出示材料: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所以身灭。” ——《宋书·礼志序》 问:从王莽改制的失败中,同学们认为在改革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改革要符合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民生。 东汉建立 教师讲解王莽改制失败后的社会状况及刘秀建立东汉的史事。(幻灯片4.) 师生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两汉朝代更替时间轴。(多媒体展示)(幻灯片5.) (三)“光武中兴”(板书) 创设情境: 探究一:光武帝刘秀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的统治,但连年征战,天下百姓久遭战祸,天下太平是中心所向。假如你是光武帝刘秀,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社会状况?你又会借鉴哪些前人的经验? 多媒体展示:(幻灯片6.7) 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问:那么汉光武帝推行“柔道之术”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阅读下列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幻灯片8) 材料一: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材料二: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材料三: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材料四: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材料五: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生:经济上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人民人民负担,减轻刑罚;政治上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师:讲述“强项令”董宣的故事 衬托光武帝刘秀的英明。 探究二: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效果如何?(幻灯片9.10.11.12) 多媒体出示:1.东汉人口统计表。 2.《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 学生得出结论: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教师过渡:汉光武帝其后的明帝、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名章之治”。但是在汉章帝后期,东汉王朝走向衰落,因何原因东汉历经三代便由盛转衰?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板书)(幻灯片13.14.15.16.17.18 (1)多媒体展示:(幻灯片13) 1.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表格。(幻灯片14) 2.图片排序(幻灯片15.16) 展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社会状况。 学生读“相关事实”了解外戚梁冀和汉质帝的故事,加深对本目的理解。(幻灯片17) (2)多媒体展示:(幻灯片18) 材料一 东汉后期灾荒连年,广大农民无衣无食,汉桓帝建和元年,“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永兴元年,“秋七月,郡国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 材料二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建。” 问题: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 生:政治腐朽,社会混乱,人民遭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教师过渡:由于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