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笔正对柳公权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心正笔正” 的柳公权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东晋的王羲之 唐初的欧阳询 盛唐的颜真卿 晚唐的柳公权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之一 东晋的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 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 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 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被后人尊为书圣。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之二 唐初的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 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 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他 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 异,后人称为“欧体”。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之三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大 臣、书法家,字清臣,琅琊孝悌 里(今临沂市费县)人。颜真卿 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 祖颜师古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 《颜氏家训》。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 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 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 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 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 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 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 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 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之四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 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 於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 “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 “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讲了关于柳公权的哪些事情? 第一件事:柳公权借谈论书法秘诀,劝谏 穆宗“心正“治国,律己清政。 第二件事:柳公权借谈论皇上穿衣,劝诫 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 第三件事:柳公权兼任谏议大夫后,依然 大胆进言,直到逝世。 紧凑 秘诀 弦外之音 沉溺 俭朴 富有 贤良 惹恼 职位 铁骨铮铮 喜不自胜 名正言顺 流芳百世    铁骨铮铮——也作“铮铮铁骨”,形容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向恶势力作 斗争的凛然正气。 弦外之音——琴停止弹奏后的余音。比喻没有明确说出,而是间接透露出 来的意思。也作“弦外之响”。 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受不了。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不肖之臣——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没有出息或品行不好的臣子。不肖, 不像(被人崇敬的先辈、先祖)。 名正言顺——意思是名分和名义正当,言语才能顺理及在道理上才讲得通。 流芳百世——也作”万古流芳”、“青史流芳”。指美名永远流传到后世。 垂青——表示对人重视。 柳公权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 1)唐朝著名书法家。 2)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3)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 柳公权 字 笔正 人 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 心正 柳公权深得世人的钦佩是因为什么? 字写得好(笔正) 人做得好(铮铮铁骨)(心正) 文中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而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吗? 第一次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 第二次劝告是机智而大胆的。 默读3、4自然段,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 他是在借书法希望穆宗守律己清政,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他不怕粗怒皇上吗? 忠言往往逆耳,但利于行,正因为他的铮铮铁骨,为人正真,他才敢直言劝告,说明他对国家是无限的忠诚,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正是“心正”的表现。 默读课文的第二件事,边思考:从哪些语句能感受到柳公权“心正笔正”? 柳公权答道:“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1)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有胆识。 2)机智表现在,他先提出作为君主应当怎么做,然后又和平的提出对这件衣服的看法。 为什么他的这番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柳公权的正直,敢言,不逢迎附和,不趋炎附势,让皇帝都觉得可贵,皇帝身边需要这样的人。 铮铮铁骨,笔正心正的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君主的得与失,表现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他流芳百世的只是他的作品吗?   (正直的良臣形象;铁骨铮铮,高尚的人品……) 达标检测:   一、组词语。   诀( ) 弱( ) 俭( ) 富( )   决( ) 溺( ) 检( ) 福(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毫不犹( ) ( )正( )顺   不( )之臣 ( )( )百世

文档评论(0)

55222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