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外部形态和结构特性.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胸部附肢附器 (一)足 1.构造:由5节组成。 基节 转节 腿节 胫节 跗节 前跗节 爪间突 中垫 爪垫 2. 足的类型 昆虫的胸足大多用于行走,但由于各种昆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足的构造和功能有很大的变化,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A.步行足 B.跳跃足 如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 C.捕捉足 如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的足 D.开掘足 如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E.游泳足 水生昆虫的足 F.抱握足 如龙虱雄虫的前足 G.携粉足 如蜜蜂的后足 H.攀握足 如虱类的足 (二)翅 1.基本构造:“三边三角” 由于翅的折叠可将翅面划分为臀前区和臀区。有的昆虫在臀区的后面还有一个轭区。翅的基部称为腋区(下图)。 A、膜翅:蜂类 B、毛翅:石蝇 C、鳞翅:蝶、蛾 D、缨翅 :蓟马 E、覆翅(复翅):蝗虫 F、半覆翅: H、鞘翅:天牛、金龟子 G、半鞘翅:蝽 I、棒翅(平衡棒):蝇类 2.类型 五.??昆虫的体壁 来源:胚胎的外胚层 功能:保护性屏障 外骨骼 内骨骼 营养物质的贮存库 感觉器官和腺体 底膜(basement membrane) 皮细胞层(epidermis) 表皮层(cuticula) 内表皮(endocuticle) 外表皮(exocuticle) 上表皮(epicuticle) 护蜡层(cement layer) 蜡层(wax layer) 角质精层(表皮质层) 特点:延展性、坚硬性、 不透性 体壁的构造 六、昆虫的内部器官系统 血腔 背血窦 腹血窦 围脏窦 背膈 腹膈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排泄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肌肉及运动 感觉系统 内部器官系统 (一)?消化系统及营养 由口腔到肛门,主要包括消化道和涎腺。 1、消化道 由口到肛门,纵贯体躯中央的管道。 功能: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控制水分平衡和排泌作用 结构: 前肠:从口开始,经咽喉、食道、嗉囊、前胃,向后伸入贲门瓣与中肠为界。(咀嚼式口器昆虫具前胃) 中肠:胃盲囊、围食膜。 后肠:回肠、结肠、直肠 胃盲囊(gastric caeca):增加中肠的表面积,有利于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营养物质 2、涎腺(salivary glands) :成对的腺体,包括上颚腺、下颚腺及下唇腺等。多为下唇腺,位于胸部。 功能:分泌液能湿润食物,清洁口器,并含有消化酶(淀粉酶、麦芽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帮助消化食物。 肠外消化: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内,当寄主组织溶解后,再吸回肠内的过程。 肠内消化:主要发生在中肠,消化酶的作用。 昆虫所需的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甾醇、水和无机盐 营养与共生微生物: 构造 背血管(dorsal vessel) 动脉(aorta) 心脏(heart) 心室(chamber) 心门(ostia) 辅搏器(accessory pulsatile organ) (二)循环系统 开管式循环:——昆虫的血液不完全在血管里流,它充满整个体腔,血液在体腔里、器官间流动,只在流经背血管时,才被限制在血管里流动,这种循环称开管式循环。 循环系统:包括背血管和体腔,背血管分动脉和心脏两部分。 (三) 排泄系统 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s) 1.结构 (1)马氏管:游离于血液内,末端封闭,吸收血液中的废物,经后肠排出体外。 (2)尿盐细胞:可积聚尿酸,起贮藏排泄的作用。 (3)围心细胞:分离血液中暂时不需要的物质(马氏管不能吸收的物质)。 2.区别“排泄”和“排除” 排泄——移除新陈代谢的废物。 排除——由肛门排出消化道内未经消化和未经利用的食物残渣。 (四)呼吸系统 气管系统(tracheal system) 气管 微气管 气门 侧纵干 背气管 内脏气管 气门(薰蒸剂:温度与呼吸油乳剂:渗透性辅助剂:堵塞作用) 五.神经系统及协调 ——中枢神经系统 1.脑:位于咽喉背面,通过围咽神经索与咽喉腹面的咽喉神经节相连,再由此沿消化道腹面,以神经索连结胸部和腹部的各神经节组成腹神经索(一般有11个神经节,胸部3个,腹部8个,最后一个腹神经节常由数个合并而成)。 脑分为前脑、中脑、后脑三部分,分别发出神经通到复眼、单眼、触角、额和上唇;咽下神经节有数对神经分别通到上颚、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