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降级到私域流量,与其追逐名词,不如紧抓趋势.docxVIP

从消费降级到私域流量,与其追逐名词,不如紧抓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消费降级到私域流量,与其追逐名词,不如紧抓趋势 “风口理论”是否完全适用暂且不提,但每当一个新的行业趋势、商业名词出现后,总会带来一大波的追随者,甚至还会成为创业和投资的风向标。但是在当下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名词的周期普遍缩短,与其追逐火热的名词现象,不如抓住其背后真正的趋势。 01 从消费升级到私域流量 中国市场现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各种「名词」现象会非常频繁地交替出现。很多年前,我们在欧美公司上班的时候,还很崇拜西方的很多概念,从第一天开始,大家学的就是西方的管理方法,包括从MBA里学的,也都是各种世界500强公司的管理模式。 但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讲的一些词老外开始听不懂了。比如O2O,有一天我给老外开会讲O2O,快十年前的事情了,发现他们一脸茫然,听不懂,但都知道这是中国制造的名词,我就觉得中国的时代来了。 我非常赞同的一个观点,创新在中国是被鼓励和尊重的,创业者不再被叫做个体户,他们变成了创新的驱动力,这是应该被鼓励和支持的。但我也非常反对一个现象,就是把创新当作成功的经验,过度地去放大和宣传。 因为创新是非常奢侈的行为,是小概率的成功事件,它只是我们基于对未来判断的一种主观尝试。在尝试还没有出结果的时候,就把它当作成功经验去过度推广,是很可怕的。所以有时候理论太多,反而会造成误导。 前两天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讨论 5G投资下一波投什么。很多专家都在分析5G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体铺天盖地。 但可以做个小测试,几年前4G出来的时候,也有很多专家分析过4G的投资方向,哪些产业会被推起来。今天再去看这些分析,有没有一件事情应验了?一件也没有。这就是专家,专家从来没有正确过,但他永远都存在,这也是很奇怪的现象。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又不能停下来等,我们还是要做点事情,这就是创新。那能不能把我们今天的尝试当作成功经验去放大推广呢?当然不能。 就像某位朋友讲的:我说自己做的多么好说了三年,但今年再坐下来说,我去年吃了多少亏,大家三年就白学了。创新和成功经验一定要分开,特别是在名词非常多的市场。 我们再回顾一下,过去几年经常看到的一些名词和现象。 (1)消费升级 首先是「消费升级」这个词,几年前大家突然觉得中国经济上升了,所有人觉得我要买好东西,连马桶都要买抽水的,「消费升级」这个名词就出现了。 大家都开始谈消费升级,大家投资的方向、发展的方向、创业的方向都变成了消费升级,但凡有BP送到基金面前,一定说自己是消费升级。很多公司也都在往逼格往质量升级上靠,随着一些漂亮品牌的快速崛起,「颜值即正义」成为真理。 不管是卖食品的,卖服装的,还是卖桌椅板凳的,一夜之间大家都把自己的品类定位拿掉,改成「生活方式」。最怕听到的就是,问你做什么的,生活方式。能不能具体一点?我们是做宠物食品的。 (2)消费降级 过了一段时间,新的名词又出现了:「消费降级」。拼多多上市之后,大家发现拼多多的增长,比很多消费升级的电商平台要更猛烈,于是专家说消费开始降级了。 有很多数据也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对的,亚马逊分析中国爱阅读的城市是二三线城市,2016年TOP3是包头、淮安和金华,2017年TOP3是乌鲁木齐、贵阳和兰州,这个数据让很多人非常意外。 当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不断创新和竞争新零售的时候,华莱士炸鸡悄无声息就成了最大的炸鸡连锁。当很多城市的文艺青年开始说我要用更适合自己的化妆品的时候,突然有一家叫植物医生的公司已经开到3000家店了。 这些现象是不是证明中国又来了一波消费降级呢?是不是开始说谁更便宜谁就更好呢?于是又有很多BP送到基金面前,说我是消费降级里的黑马,但这些公司N年以后按照BP写的是不是真的能走下去呢? 当风口来临的时候,有一些点迅速成为一个现象,被媒体放大以后产生一种名词,这个名词好像变成了趋势。但它本身到底是不是趋势,能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应该有更多冷静的思考。 (3)高频刚需、超低空飞行 今年我们又看到了好些名词,比如「高频刚需」,突然有一天,生鲜从最谦卑的零售变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品类。从菜场走向社区,从线下走到线上。 很多生鲜企业突然变成基金追捧的宠儿,在各大论坛上C位出道来分享的是生鲜玩家,为什么?白菜还是白菜,萝卜还是萝卜,为什么一夜之间排到了周大福前面,排到了科技前面,排到了奢侈品前面? 就是因为今天的流量已经高度分散,流量入口成为大家的必争之地,「高频刚需」成为我们又一个名词。 从消费频率来看,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基本是一个月一次,超市是一周一次,便利店是一天一次,生鲜一天必须一次甚至多次,于是就变成了最高频刚需和待开发的市场。 在「高频刚需」的业态中,加上资本加持和竞争,「超低空飞行」又成为普遍现象。我们不是在追求谁的毛利率高,而是在比谁的毛利率低。项目到基金做简报的

文档评论(0)

175****9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