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所在位置: \o 中国论文网 中国论文网?? \o 文学论文发表 文学论文发表? 论郑南川在魁北克的草根写作
论郑南川在魁北克的草根写作
发布日期:?2014-03-14?发布:???
?? \o 华文文学 2014年1期 2014年1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11篇
\o 华文文学 2014年1期
\o 走向世界与回归传统 走向世界与回归传统
\o 菲律宾作家黎萨尔与20世纪中国文坛 菲律宾作家黎萨尔与20世纪中国文坛
\o Mabel Lee(陈顺妍)访谈录 Mabel Lee(陈顺妍)访谈录
\o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 聆听生命诉求 关注生存状态
\o \“遗漏\”的意义 “遗漏”的意义
\o 论郑南川在魁北克的草根写作 论郑南川在魁北克的草根写作
\o 寓澳名贤汪兆镛诗词探论 寓澳名贤汪兆镛诗词探论
\o 张爱玲文学生命中的\“巧合\” 张爱玲文学生命中的“巧合”
\o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
\o 拜金价值观与张爱玲早期小说创作 拜金价值观与张爱玲早期小说创作
\o 五六十年代革命战争小说的\“同性社会… 五六十年代革命战争小说的“同性社会…
摘 要:郑南川是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的主要成员,亦是魁北克华人写作的积极实践者和推广者。他的文学活动和诗作,具有“草根写作”的鲜明个性,即坦陈魁 北克华人移民的草根写作观、实描魁北克各族移民的草根存在,以及认同新魁北克人的精神定位。郑南川在魁北克蒙特利尔市笔耕20余载,其草根诗作是早年蒙特 利尔现代主义诗歌的不自觉延续。?中国论文网 /5/view-4900069.htm 关键词:郑南川;魁北克华人文学;草根;新魁北克人;蒙特利尔诗歌运动?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4)1-0112-08? 移民出国后最早接触到的魁北克“文学”,应该就是诗歌了。出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法语,在课堂上,老师送给大家朗读的就是诗歌,就是魁北克最美、最有影 响力的诗歌。边读,甚至还边唱,我自己就是那些诗歌的感动者,一些诗歌后来确实对我的创作有影响。采访时,我朗诵了魁北克英雄诗人、歌手和代言人 Gille Vigneault的诗歌《我的国家》:我的国家不是国家,是冬天/我的庭院不是庭院,是平原/我的道路不是道路,是白雪/我的国家不是国家,是冬天 /……接着顺着他的诗歌调儿,把我们的移民之路,也用《我的国家》编成了另外的句子:我的国家不是国家,是漂泊/我的庭院不是庭院,是坎坷/我的道路不是 道路,是远行/。①? 上述之言,为郑南川2011年接受加拿大国家广播电台采访时所说。这位移居加拿大魁北克省20多载的写作人,出生于河北沧州,原为专治法国大革命史的学者,上个世纪90年代移民魁北克。为图生存,曾和另一位大陆移民合开杂货店。他育有一双儿女,均成年,亦居魁北克。? 未移民前,郑南川偶尔为文。移民后,他的写作欲望,尤其是诗兴,在魁北克浓郁的诗歌氛围中,不自不觉地萌蘖生长,开花结果。他在加拿大出版诗集《一只鞋 的偶然》(2013),并在同年3月26日接受了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今日关注”的专访。该诗集是魁北克华人在加拿大正式出版的首部诗集,共含一百余首诗 作,生动再现了郑南川对魁北克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之日益强烈的认同。其诗不仅跻身魁北克华人写作的先列,具有草根写作的特质,而且还为早年蒙特利尔诗歌 运动的不自觉延续,折射出加拿大文学多元族裔文化交汇的奇采。? 加拿大华人作家,不少都是在移民后,因感喟巨大的生活改变和中西文化差异而屡 出佳作,如以中文写作的张翎、曾晓文、孙博和陈河,以中英双语写作的李彦和赵廉,以法语写作的应晨。美国华人作家严歌苓则形象地说,移民“像一个生命的移 植——将自己连根拔起,再往一片新土地上移植。”②这种刻骨铭心的生命移植,同样给郑南川以文学的冲击波。他亦自道,“是因为跨洋过海这一新生活带来的感 悟,那些随笔式的诗稿,如同日记,一直伴随我的每天。”③他的文学之路,恰和移民加国之路重叠。早在1997年,他就参加同年在蒙特利尔市创建的魁北克华 人作家协会,设计了该会“笔插枫叶上”的会徽。此后,郑南川参与了三个文学专栏在蒙城华文报上的创立和发展,为《路比华讯》的“笔缘”、《蒙城华人报》的 “红叶”和《七天》周报的“北往”,撰写了相当数量的文稿。他参与组织魁北克华人作协的众多文学活动,如组织“笔缘”百期座谈,张罗詹钜辉文学奖评选,建 立加拿大作协和中国作协的交往,邀请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大陆作家项小米、蒋子龙、周大新、迟子建、徐晓斌等来蒙城交流,等等。? 尤值一提的 是,郑南川在担任魁北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