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㈠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 1. 合理布置巷道。矿井主要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煤层或底板岩层中。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应根据矿山压力特点,布置在免压区内,尽量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 2. 选择合理的断面形状和断面尺寸以及支护方式。对于锚杆支护巷道,应根据断面大小及巷道矿压显现程度,合理布置锚杆的间排距和规格尺寸。 3. 巷道支架(或支设的锚杆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巷道支架(或锚杆支护拱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 4. 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加强掘进迎头的临时支护。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控制空顶距,对于防止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非常重要。当掘进头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应紧靠掘进头。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在地质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 ㈡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预防 采煤工作面应根据冒顶事故的类型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1. 局部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⑴靠近煤壁附近的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 不论是炮采工作面还是综采工作面,靠煤壁附近局部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第一,及时支护新暴露顶帮;第二,严禁人员在无支护空顶区进行操作。 ⑵工作面两端的局部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预防工作面两端发生漏顶,可在机头机尾处各用四对一梁三柱的钢梁抬棚支护(即四对八梁支护,或采用端头液压支架支护,抬棚或支架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及时前移;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宜用一对抬棚,迈步前移,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棚梁。此外,在工作面两端还可以采用十字铰接顶梁支护系统以防漏冒; ⑶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预防措施 此类冒顶事故大多发生在单体支柱工作面。为此,主要措施有: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确定大岩块的位置及尺寸;在大岩块范围内用木垛等加强支护;当大岩块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在大岩块的范围内要延长控顶距;待大岩块全部都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绞车回木支架。 ⑷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事故预防 为防止这类顶板事故发生,应在断层两侧加设木垛加以维护,并迎着岩块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设戗棚或戗柱。综采工作面应在破坏带区域及时移架,空顶及时用板梁接顶,防止漏顶,保持支架的初撑力和稳定性。采用可切割锚杆锚固和煤岩裂隙浆液进行预加固。 2. 大面积冒顶事故的预防 ⑴基本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事故预防 合理选择适应顶板下沉的支柱或支架,确定合理的控顶距和放顶步距,以防止支柱缩量超限和减小支柱或支架所承担的顶板压力;对坚硬难冒顶板强制放顶;进行矿压观测,摸清顶板活动规律,搞好顶板来压的预测预报,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⑵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事故预防 搞好地质工作,摸清顶板岩层的组成及地质构造情况;工作面上、下顺槽掘进时不破坏顶板;加强日常顶板管理,防止出现局部冒顶;灵活使用戗柱戗棚,使它们迎住顶板岩层可能下滑的方向;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及刚度;提高支架的整体性。 ⑶大面积漏垮型冒顶事故预防 选用合适的排距柱距使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加强支架的质量管理,支柱必须支稳,顶板必须背严背实;严禁放炮等工序弄倒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

文档评论(0)

55895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