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陆地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封冻 壶口之冬 黄河解冻(凌汛) 凌汛造成洪灾,加拿大 三峡泄洪 小浪底泄洪 洪水三要素 Qm Q t 基 流 W 涨水过程 退水过程 洪 水 过 程 线 降雨与洪水 时距 最大雨量 洪峰流量 时间(小时) 洪水总量 基本径流 洪灾 洪灾,德国 密西西比河,1993 尼 罗 河 的 洪 水 (二)我国河流的分类 我国河流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进行河流分类: 1.东北型河流,包括东北的大多数河流; (1)冰雪补给,水位通常在每年4月中旬开始上升,形成春汛,但积雪量不多,春汛流量不大。 (2)春汛延续时间较长,常与雨季相连,故春汛与夏汛之间没有明显的低水位作为界限。 (3)一般在10月末到11月初为结冰期,冰层厚达1米,结冰期时只能依靠少量地下水补给,1—2月份出现最低水位。 (4)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其地表径流比我国北方其他地区丰富,径流系数一般为30%,全年流量变化较小。如在哈尔滨测得松花江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洪枯比)为15:1。 2.华北型河流,包括辽河、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 (1)每年有两次汛期、两次枯水。3—4月上游积雪融化形成春汛,但不及东北型河流的春汛显著。 (2)夏汛出现在6月下旬—9月,与雨季吻合,径流系数为5%—20%,夏汛与春汛间有明显的枯水期为界,有时甚至可造成春旱断流。 (3)雨季多暴雨,洪水猛烈,径流变幅大。如在陕县测得的黄河洪枯比为110:1。 3.华南型河流,包括淮河南侧支流,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浙、闽、粤沿海及台湾省各河,以及除西江上游以外的珠江流域大部分; (1)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降雨为河水的主要来源,径流系数大于50%,汛期早,流量大。 (2)雨季长,汛期也长,5—6月有梅雨汛,7~8月有台风汛。 (3)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出现在台风季节。台风过后,雨量减小,径流也很快减小,可出现秋旱现象。 4.西南型河流,包括中下游干支流以外的长江、汉水、西江上游以及云贵高原的河流; (1)一般不受降雪和冰冻影响。 (2)径流变化规律与降水变化规律一致,7—8月出现洪峰,流量达到最大,2月流量最小。 (3)河谷深切,洪水危害不大。 5.西北型河流,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地区发源于高山的河流; (1)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一般10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3—4月有不太明显的春汛,7—8月出现洪峰。 (2)产流区主要在高山地区,出山口后河水大量渗漏,愈向下游水量愈少,大多数河流消失在荒漠中,少数注入内陆湖泊。 6.阿尔泰型河流,我国境内属于此类的河流很少;以积雪补给为主。春汛明显,汛期一般出现在5—6月。 7.内蒙古型河流 :此类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或兼有雨水补给。夏季径流明显集中,水位随暴雨而急速涨落。冰冻期长达半年。 8.青藏型河流:这一类型是指青藏高原内部的河流。以冰雪补给为主,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7—8月降雨最多,冰川消融量大,河流的流量最大。春末洪水与夏汛连在一起,11月—次年4、5月为枯水期。 六、河流的利用和改造 河川径流不仅是极好的水资源,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人们依靠河流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把河流作为发展航运,进行水产养殖的场所,利用水能资源为动力发电等。 主要措施 : (l)兴建水库 (2)跨流域调水 (3)流域水土保持 七、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候条件。 气候一方面控制着河流的地理分布,如湿润地区河网密布,径流充沛;干旱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另一方面制约着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变化,河水结冰及结冰期长短等河流水文特征。 河流形成于自然地理环境之中,与此同时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显著影响。河流是水分循环不可缺少的路径,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或湖泊,实现水分的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人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一起输送;南北向的河流把温度较高(低)的河水送往高(低)纬地区,对流域的气候起调节作用;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使固体物质随水迁移,地表高处不断夷平,低处不断被填高。 河 流 分布(密度、径流特征) 水源补给(变化与发展 河床特征 径流形成(过程) 气候 地貌 水循环 搬运作用 侵蚀作用 气候调节 环境生态 物资转移 地貌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