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xin》-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洋务运动—— 中国技术救国的“器物型现代化” 1.在19世纪4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也就是在迟滞18年后,作为迎接外来挑战的洋务运动拉开帷幕 。回应和挑战之间为何间隔如此长时,如何认识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2.如何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卖国贼”、“刽子手”、“现代化的倡行者”都是学界评价李鸿章的词汇,你怎样理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内涵: 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 封建统治秩序为主体, 用西方的近 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支 配后者。 二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制度上与国际“接轨” 1总理衙门的设立 2按照国际标注设立海关总署 3向各国派驻使节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特征一览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了其艰难的起步。 (1)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这是鸦片战争后半个世纪中中国出现的新鲜事物。尽管姗姗来迟,确也来之不易。 (2)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设新式学堂、译书、派留学生,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正是这一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外的另一个天地,它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哺育出维新志士,培养了封建制度的掘墓人 四、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时期现代化的模式——模仿型现代化 困境:现代化的两难选择 求强——工业化(重工业)——资本投入——资本匮乏——求富:工业化(轻工业)——示范(陈启沅) 人才——科学知识教育——废除科举、兴办洋学堂、留学——阻力:传统束缚——打破传统束缚——人才 三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一面与欧美各国修改不平等条约,力求改变自己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另一方面,走上奴役、欺凌邻国的道路。 北洋舰队成军时,颇受外界瞩目 长崎事件 1886年8月中国海军基地尚未建成,没有足够大的船坞为大型战列舰提供保养维护,定远、镇远到长崎进行维护,船上的钢甲、巨炮引起日本人的恐慌,13,14 两日,舰上的水手上岸休息时,与日本人发生冲突,造成50余名水手死伤,日本亦有20余名警察受伤,长崎事件最后虽通过外交交涉和国际调停而相互赔偿了结,但是日本人却乘机渲染中国威胁论,并以北洋舰队为假想敌,加大海军建设力度,增购新式军舰,做好异日侵略中国的准备。 对于日本人的侵略野心,李鸿章等人有一定的认识 长崎距中国口岸不过三四日程,揆诸远交近攻之义,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李鸿章、北洋舰队主要将领等在成军时提出应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添购新舰,至少将舰只扩增至40艘以上,这些建议未受到朝廷的重视, 北洋海军建设逐步陷入停滞状态,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终为甲午战争埋下祸根。 海军提督丁汝昌。丁汝昌(1836~1895) 中国清末海军爱国高级将领。字禹廷,安徽庐江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被李鸿章选调北洋海防差用。1880年,率水师官兵 200余人赴英国,接带清政府向英订购的“超勇”、“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任北洋海军提督,对组建北洋海军有所建树。1891年,率舰队访问日本,目睹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陈请政府增购新式军舰,以备战事,未获准。甲午海战中丁汝昌获悉陆路援军彻底无望,北洋舰队已被国家抛弃。当晚,服鸦片自杀,延至正月十八日晨7时辞世。 4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起——创办新式学堂,译书、派遣留学生。 (1 )新式学堂的设立 1862年设立的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选拔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入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法文馆等馆学习,后也招收满汉学员。学制初为三年,学习汉文、外文,后又增加算学、化学、天文等课程。复设天文算学馆,学制延长至5-8年。毕业生多为清政府译员、外交和洋务机构官员。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总教席30年。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的建立对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中国近代意义的教育事业的开始。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字冠西,美国印第安纳州人,基督教新教教会长老派传教士。丁韪良是清末在华外国人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丁韪良在中国生活了62个年头(1850-1916,中间有4年时间不在国),其使命本是传播基督教,但他多年从事翻译、教育的实际工作,并曾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