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物料平衡计算基准
要对吸收塔的负荷计算,必须对合成氨的工艺进行全面了解后,根据变换工段的输送来的低变气组成和总湿气流量对全塔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现根据所给任务书,列出基础数据。
A .旧塔工艺指标:
(1贫液流量:旧塔为120 m 3/h, 温度为70~125℃; (2半贫液流量:旧塔为980 m 3/h, 温度为115℃;
(3 脱碳塔的尺寸:上塔:直径2.5m ,填料为金属鲍尔环,直径为Φ38mm ,高
度为,15m,分两段。下塔:直径3.0m ,填料为金属鲍尔环,直径为Φ51mm ,高度为15m,分两段。
B .净化气中CO2的含量0.1%;温度为70℃;
C .脱碳车间为每年工作日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D .脱碳塔的设计温度150℃,设计压强3.2Mpa 。 1.1 进塔气体的组成和流量 1.1.1 进塔气体湿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A. 进塔气体的湿基摩尔流量为
31000V=4780=199167/8891.369/24Nm h kmol h
?=
进塔气体的湿基体积流量为
53
6
1.013310273125V =199********.249/
2.610273m h ?+??=?
表2:进塔气体湿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B. 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由平均分子量的计算公式
i i M y M =∑? (1-1 湿基平均分子量为
249.36%2816.32%280.39%4413.9%160.4%400.21%1819.51%15.42/M g mol =?+?+?+?+?+?+?=
1.1.2 进塔气体干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A. 进塔气体的干基摩尔流量为
8891.3691734.706
7156.6V k m o l h =-
=
表4:进塔气体干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B .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由公式(1-1计算可得进塔气体干基平均分子量为
261.32%2820.16%280.48%4417.27%160.5%400.26%14.79/M g mol =?+?+?+?+?+?=
1.2 出塔气体的组成和流量 1.
2.1 出塔气体干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A. 出塔气体的干基摩尔流量
已知出塔气体中CO 2的干基组成为0.1%,故可计算出塔CO 2的摩尔流量为
2
20.1%
co co V V V =+其余
(1-2
解得出塔CO 2的摩尔流量为5.927 kmol/h ,总的吸收的CO 2的摩尔流量为1299.973 kmol/h 。
表5:出塔气体干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B .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由公式(1-1计算可得出塔气体干基平均分子量为
274.05%2824.35%280.59%440.10%160.60%400.32%8.732/M g mol =?+?+?+?+?+?=
1.2.2 出塔气体湿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A .出塔气体的湿基摩尔流量 出塔气体中含水量的计算:
已知出塔气体的温度为70℃,查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164KPa ,由含水量的计算公式
363
0.6220.62231.164102.61031.164100.007546/v v P H P P kg kg ??==
-?-?=水绝干气
(1-3
故出塔气体中含水量为390.528kg/h ,即21.700kmol/h 。
表6:出塔气体湿基组成及摩尔流量
B .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由公式(1-1计算可得出塔气体湿基平均分子量为
273.78%2824.26%280.58%440.10%160.6%400.31%180.36%8.76/M g mol =?+?+?+?+?+?+?=
1.3 吸收塔吸收的总的CO 2的量为
237156.6635926.690
1229.973/27551.395/co V kmol h Nm h
=-==
2 富液、贫液、半贫液相关计算 2.1 吸收液的种类和浓度
2.2 贫液、半贫液的比例
从理论讲,比例越低,贫液流量越小,接近等温循环的半贫液吸收的CO 2量所占比重较大,溶液再生能耗加大,同时,改造后循环量加大,吸收塔、再生塔的浓度液相负荷加大,喷淋密度加大,对吸收塔压降、通量、泛点、载点等均产生影响。故综合考虑本设计中贫夜半贫液量比按照20﹕80设计。 2.3 贫液、半贫液和富液的转化度
2.4 贫液、半贫液的流量
从化学反应平衡来看K 2CO 3吸收CO 2的反应为:
K 2CO 3 + CO 2 +H 2O=2KHCO 3+Q
1molK 2CO 3吸收1molCO 2,在30%K 2CO 3,3%DEA 苯菲尔溶液中,其相对密度约为1.27,含K 2CO 3为381kg ,即2.76mol K 2CO 3可吸收CO 2为61.82Nm 3/t ,此为碳酸钾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