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章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学 内容 概述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原则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方案 抑郁障碍各亚型的药物治疗 难治性抑郁症障碍的药物治疗 抑郁障碍的心理治疗 电抽搐治疗 抑郁障碍概述 1、抑郁障碍的概念 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 临床表现从闷闷不乐,直至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部分病例有明显焦虑、运动性激越 严重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 部分病例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包括: 抑郁症。 恶劣心境。 心因性抑郁症。 脑或躯体疾病伴发抑郁。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资所致精神障碍伴抑郁。 精神病后抑郁。 我国包括台湾、香港抑郁障碍流行学远低于西方国家 抑郁障碍对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抑郁障碍可影响个体心身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躯体活动。 抑郁障碍患者有11%、25%社会功能、躯体活动下降,婚姻不和谐、亲子关系问题。 自杀、自伤、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 躯体疾病的抑郁反应 老年躯体疾病 癌症 肾衰接受血液透析 脑卒中 心肌梗死 帕金森氏病 自杀、自伤、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 2/3抑郁症有自杀观念 15%~25%自杀成功 自杀死亡中 90%~93% 患者死前至少有一种精神障碍。其中主要是抑郁症,占全部杀患者的50%~70% 美国资料提示:抑郁症自杀率为83.3/10万,是一般人群自杀率(11.2/10万)的 8 倍。 中国的平均自杀率为22.2/10万(1993),农村高于城市3 ~4倍,尤其农村年轻妇女自杀率达40~50/10万,其中相当部分是抑郁障碍所致。 国内 571例自杀死亡者心理分析,发现63%有精神疾病,其中 40% 为抑郁症。 完全自杀与自杀企图的概念 完全自杀:以自我结束生命为临床表现的一种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其结果是自杀死亡,简称自杀。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常是致死性的(枪杀、坠楼),男性多见。 自杀企图(未遂):故意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但未导致死亡。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常为非致死性的(过量服药、割腕),女性多见。亦称自伤或蓄意自伤。 有高度自杀危险性的患者的特征 有自杀的意图及想过自杀的计划和方法 以前有过自杀 合并有饮酒或使用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的情况 有精神病性症状 老年患者 男性(中国农村年轻女性) 社会隔离 严重躯体疾病 近期失去生活信心和极度绝望 我国的自杀现状 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死亡(相当于1个县级市一年就消失了) 我国每年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1个地级市) 1995~1999年,15~34岁的年轻人中,每10万人就有26人自杀死亡,对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自杀是排在第1位的死亡原因 自杀是我国人群第5位死因 研究发现,一个人自杀至少要让周围5个人的情绪和生活受到严重的、长期的影响 我国自杀特点 (与其他国家差异) 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 自杀死亡者大部分吞服农药而死 40%的自杀者在死亡前接受医学抢救但未能成功 30%的自杀者在自杀时不伴有精神障碍 抑郁症的疾病负担 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情感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单胺神经递质功能下降 神经内分泌异常-HPA轴功能亢进 免疫功能紊乱 -自然杀伤细胞减少 -细胞因子IL-1,IL-6激活 海马神经元树突减少,细胞雕亡 认知功能损害 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PET,VF) 抑郁症 正常人 抑郁症的临床评估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减退。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己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原则 治疗前的准备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告知疾病的特点 及早干预及预防复发的认识 治疗显效时间,可能面临的不良反应 建立良好的持续的联系,提高依从性,保证治疗的

文档评论(0)

xinfeiy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