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丸简介及中毒的诊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摇头丸中毒 摇头丸 在本世纪后期麻醉药品侵袭全球的同时,苯丙胺类兴奋剂非法制造和贩卖在世界各地迭起,随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滥用人群,形成了一个新的毒潮。 苯丙胺类兴奋剂ATS 合成于1887年。1935年用于治疗抑郁症、肥胖症和疲劳综合征。二战期间曾滥用于某些国家的战斗人员。战后向社会倾销。 苯丙胺兴奋剂分类 1)兴奋型苯丙胺类:这类化合物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为主。代表药有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卡西酮和哌醋甲酯等。 2)致幻型苯丙胺类:这类化合物具有导致用药者产生幻觉的作用。代表药有二甲氧甲苯丙胺(DOM)、溴基二甲氧苯丙胺(DOB)和麦司卡林等。 3)抑制食欲型苯丙胺类:这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食欲作用,包括苯甲吗啉、苯二甲吗啉,二乙胺苯丙酮;芬氟拉明及右旋芬氟拉明等。 4)混合型苯丙胺类:这类化合物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包括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和亚甲二氧基乙基苯丙胺(MDEA)等。“摇头丸”多指MDMA,但目前国内黑市购买者多为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混杂剂。 MDMA滥用 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Ecstasy”(迷魂药)。使人产生“亲密”感和幻觉,也称为“亲密药”(hug drug)。在我国,滥用后随音乐剧烈地摆动头部而不觉痛苦,得名摇头丸。 1912年德国的Merck化学和药品公司;食欲抑制剂;副作用大未进入临床。1978年有报道MDMA对人类所产生的心理效应,1980s曾作为辅助药物用于心理治疗,但其效果未得到有效证实。 我国自1994年第一次报道发现“摇头丸”滥用者以来,缉获走私、非法贩卖苯丙胺类药物的案例时有报道,近一两年在一些大城市出现滥用摇头丸群体。用药者大多数为20~30岁的青年,滥用的场所:迪厅、歌厅和游戏厅 滥用的原因 1、化学合成简便,易于制造。 2、现时在全球各地的可获得性高,与可卡因相比价格低廉。 3 、人们的可接受性强,误认为不似海洛因或可卡因那么剧毒,也不会 贻害终身,便于境遇性滥用 4 、作为兴奋性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过后在心理上使人感到信心十足 和充满活力及体力暂时增强,同时又具厌食和减轻体重作用,故易使人, 尤其是演艺人员、夜班工作者和长途汽车驾驶员接受。 5、兴奋作用较持久,不象滥用可卡因那样出现忽起忽落的效果。 6、具备高挥发性,高亲脂性和受热稳定性,可由多种途径滥用,如吞服、注射、闻或吸入。 药理毒理学特性 1.影响中脑边缘区欣快中枢,产生欣快体验; 2.中枢兴奋作用,使活动增加、疲劳感消失、睡眠减少; 3.刺激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增加; 4.抑制摄食中枢,导致食欲下降; 5.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兴奋作用可使血压增高,心率加快; 6.可导致体温升高; 7.作用于瞳孔括约肌,可使瞳孔扩大; 8.滥用过量可产生幻觉和妄想和认知功能的损害; 9.长期大量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伤。 药理毒理学特性 苯丙胺类兴奋剂进入脑部速度快,并在脑组织中蓄积。一般在摄入数分钟内即可产生外周和中枢作用。在体内的清除主要通过原形排泄和生物转化两种方式。苯丙胺与甲基苯丙胺可以在服用后20分钟内在尿中出现。苯丙胺T1/2:7~11小时,剂量的30%以原型排泄,尿ph值降低时,半衰期缩短。MDMA的常服剂量为100~200mg,30min左右起效。大约在1h达峰,作用时间大约3—4h。LD50:14mg/kg。 药理毒理学特性 排泄率和排出原型药的量随尿液ph值不同有所差异。碱性尿在24小时中排出率约为45%,其中2%原型药;而酸性尿24小时排出率约为78%,其中68%为原型药。口服苯丙胺5mg后29小时仍可在尿中检出原型药。摄入体内的甲基苯丙胺大约一半以原形由肾排泄,部分转化成为苯丙胺继续代谢。 药理毒理学特性 欧洲的真正的MDMA的片剂,每片重量有的20mg,有的高达150mg。我国的“摇头丸”的重量从200mg到300mg不等。市面上贩卖的摇头丸有些不只含有MDMA的成份,更有的在内部添加冰毒及咖啡因甚至有报道在内添加鼠药成份,而经常服用摇头丸者,部分人中存在其他药物的滥用及依赖问题。 药理毒理学特性 MDMA是通过提高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水平而发挥其毒性作用的。5—羟色胺在调节心情、睡眠、疼痛、情感、食欲和其他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MDMA在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大量5—羟色胺的同时也影响神经元对其的合成,导致脑中5—羟色胺耗竭。参与记忆和学习的区域损坏的神经元仍未得到恢复,而另一些与睡眠和食欲有关的脑区域的神经纤维却异常生长。 药理毒理学特性 MDMA滥用者不仅对自身造成伤害,还影响其后代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