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xVIP

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MBL) 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MB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者,包括伯基特淋巴瘤(ICD-10:C83.7 M9687/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CD-10:C83.3 M96803/3)、高级别B及滤泡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Ⅲ级ICD-10:C82.2 M9698、滤泡性淋巴瘤Ⅲa级ICD-10:C82.3 M9698、泡性淋巴瘤Ⅲb级ICD-10:C82.4 M9698)等。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200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体检 可有鼻咽/口腔肿物,皮肤黏膜苍白、腹部肿物包块等。 2.骨髓检查 骨髓浸润者形态学可见L3型、免疫分型表达成熟B细胞表型、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骨髓病理FISH基因。 3.病理诊断 病理活检根据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2008版MBL诊断标准。 4.影像学瘤灶部位检查 颈部及腹部(消化道)超声,头、鼻咽、颈、胸腹(瘤灶部位最好为增强)CT/MR,如果为颅脑和脊髓部位瘤灶则需做相应部位MR。 5.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诊断-根据脑脊液状态分级: (1)CNS1:同时符合以下3条:脑脊液中无肿瘤细胞;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表现;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影像学(CT/MRI)依据。 (2)CNS2:符合以下任何1条可诊断CNS2: 腰椎穿刺无损伤—脑脊液不混血(红细胞∶白细胞≤100∶1)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μl,并见到明确的肿瘤细胞; 腰椎穿刺有损伤—脑脊液混血(红细胞∶白细胞>100∶1)时,脑脊液见到明确的肿瘤细胞; 腰椎穿刺有损伤并为血性脑脊液,不论有无肿瘤细胞,如初诊白细胞数>50×109/L则归为CNS2。 中枢邻近部位的侵犯:头面部皮肤、软组织或骨骼侵犯,如颅骨、鼻窦、眼眶等(未突破硬脑膜);脊柱骨破坏或椎旁侵犯不伴神经系统症状的,无CNS占位、脑脊液检查正常。 (3)CNS3:符合以下任何1条可诊断CNS3: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μl,并以肿瘤细胞为主,同时红细胞∶白细胞≤100∶1;或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μl,其中肿瘤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 颅神经麻痹,即使脑脊液中无肿瘤细胞、颅脑MRI/CT未发现占位性病变; CT/MRI可见脑、脊髓或脑膜、脊膜病变; 脊柱骨破坏或椎旁侵犯引起排尿异常、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三)方案分组标准 按St. Jude分期系统进行临床分期。 1.低危组(Group A):所有完全切除的Ⅰ期和Ⅱ期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未切除的Ⅰ期和Ⅱ期滤泡细胞淋巴瘤(有治疗理由); 2.中危组(Group B):未切除的Ⅰ~Ⅱ期Burkitt、DLBCL,滤泡细胞淋巴瘤Ⅲ~Ⅳ期;Ⅲ~Ⅳ期(无CNS浸润,骨髓25%),A组早期反应不好; 3.高危组(Group C):Ⅳ期伴CNS浸润(包括CNS2)、C组Ⅳ期伴睾丸及卵巢侵犯,骨髓25%(Burkitt白血病);B组早期治疗反应不好,中期有残留病灶。 中期评估反应不好患者不进入本临床路径。 (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应用来源于改良LMB-89方案的BCH-NHL-成熟B方案化疗。 1.初始诱导化疗方案 (1)低危组A组方案为COPAD方案 COPAD具体如下: 长春新碱(VCR) 2mg/(m2·d)(最大剂量2mg)静脉推注 d1、6。 泼尼松(PDN) 60 mg/(m2·d)(分2次给) d1~5,以后3天内减停; 环磷酰胺(CTX) 每次250mg/m2 q12h×3d,15分钟输入,d1~3 (首剂应在DNR前给); 同时水化3000ml/(m2·d)[125ml/(m2·h)],持续水化至最后1次CTX后12小时。 柔红霉素(DNR) 30mg/(kg·d)×2d(d1~2),6小时输入,在首剂CTX后给。 (2)中危 B组及高危C组诱导方案:COP方案 COP具体如下: 长春新碱(VCR) 1mg/(m2·d)(最大剂量2mg) 静脉推注 d1; 环磷酰胺(CTX) 每次300mg/m2 (15分钟内静脉滴入) d1; 泼尼松(PDN) 60mg/(m2·d)(分2次给) d1~7; B组为二联鞘内注射 d1 按年龄鞘内注

文档评论(0)

Pumpk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414134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