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低危组、中危组患者。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NOS(ICD-10:C83.503 M9727/3)、前体B细胞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ICD-10:C83.501 M9728/3)、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ICD-10:C83.5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200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体检:可有颈部、锁骨上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皮肤软组织结节、发热、皮肤黏膜苍白、皮肤出血点及淤斑、肝脾大等。
2.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3.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必要时)及白血病相关基因。
4.病理诊断:病理活检根据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2008版LBL诊断标准。
5.影像学瘤灶部位检查:颈部、腹部及病灶部位超声,头、颈、胸腹(瘤灶部位最好为增强)CT/MR,如果为颅脑和脊髓部位瘤灶则需做相应部位MR。
(三)危险度分组标准
1.低危组:按照St.Jude临床分期,不具有高危因素的Ⅰ、Ⅱ期患者(存在早期肿瘤自发溶解或巨大瘤块的Ⅱ期患者除外)。
2.中危组:不具有高危因素的Ⅲ、Ⅳ期患者。
3.高危组:高危组患者不进入此临床路径。以下为高危因素:
(1)强的松预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大于1000/mm3。
(2)诱导治疗第15天骨髓幼稚细胞>25%。
(3)诱导治疗第33天肿瘤残存>25%或骨髓幼稚细胞>5%;骨髓MRD≥10-2;脑脊液中持续存在幼稚细胞(指3次鞘注后脑脊液中仍有肿瘤细胞)。其中任1项。
(4)巩固治疗前(CAM2化疗后)评估仍有残留病灶者尽量行活检,仍为肿瘤组织(如果没有条件做二次活检可视条件行PET-CT协助鉴别);骨髓MRD≥10-3。其中任1项。
(5)具有不良遗传学特征:t(9;22)或BCR/ABL,t(4;11)或MLL/AF4;t(17;19)(q22;p13)或TCF3/HLF;IKZF1阳性;Ph样ALL相关基因阳性;iAMP 21;LOH6q。
(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初始诱导化疗方案
VDLP方案诱导治疗:
长春新碱(VCR)1.5mg/(m2·d),每周1次,共4次,每次最大绝对量不超过2mg,第8、15、22、29天,共4次;
柔红霉素(DNR)25mg/(m2·d),静脉滴注6小时入,每周1次,第8、15、22、29天,共4次;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5000U/(m2·d),第8、11、14、17、20、23、26、29天,q2d,共8次,肌内注射;若L- ASP过敏可予培门冬酶(PEG-ASP)2500 IU/m2,肌内注射,第9、23天,共2剂;
泼尼松(PDN)60mg/(m2·d),第1~28天,口服,第29~35天递减至停。
PDN对于肿瘤负荷大的患者起始剂量15mg/(m2·d),逐日递增15mg/(m2·d),开始1周内逐渐增至60mg/(m2·d),以免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
单联MTX鞘注,第1天;三联鞘注(TIT),第15、33天。
按年龄TIT剂量:
年龄
MTX(mg)
Ara-C(mg)
Dex(mg)
1岁
6
18
2
≥1岁2岁
8
24
2.5
≥2岁3岁
10
30
3
≥3岁
12
36
4
注:1. 如果第1次腰椎穿刺有损伤,则需在第8天和第22天增加2次三联鞘注
2. CNS2 患者在第8天和第22天增加2次三联鞘注
3. CNS3 患者在第8天和第22天增加2次三联鞘注,即在诱导缓解治疗中每周1次鞘注治疗,直至脑脊液转阴,至少5剂
2.缓解后巩固治疗:
(1)CAM方案:
若患儿无发热、无严重感染;ANC≥500/μl,PLT≥5万/μl时,可于第36天开始第1轮CAM方案。共2个疗程CAM方案,具体药物见下:
环磷酰胺(CTX)1000mg/(m2·d),1次,第1天,水化碱化3天;
阿糖胞苷(Ara-C)75mg/(m2·d) ,第3~6天,第10~13天,共8天;
6-巯基嘌呤(6-MP)60mg/(m2·d),共14天。
三联鞘注,第10天。
休疗1~2周;ANC≥500/μl,PL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矮小症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贲门失弛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x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x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x
- 肠外瘘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人工瓣替换及三尖瓣成形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人工瓣替换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手术,三尖瓣手术和房颤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手术和房颤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手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 二尖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19年版).docx
-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