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实测剖面的选择与测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一、目的和要求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三、室内制作地层剖面图 四、室内制作综合地层柱状图 地层剖面测制 一、测制剖面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地层序列(岩性、化石、时代、环境),并确定填图单位。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岩性 2)层和组的划分,地层厚度 3)接触关系 4)地层的时代 5)形成环境 野外观察描述, 采集标本、样品; 室内鉴定测试分析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选择剖面(参考前人资料,自己踏勘) 7点要求: 1)剖面方向尽量垂直走向(60-90度) 2)地层出露齐全,具有代表性 可以选择多段剖面,每个时代至少有1个剖面 3)构造简单,尽量绕过褶皱,断层发育的地段,因为他们往往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4)露头良好,连续,接触关系清楚(平移或挖探槽) 5)尽可能地化石丰富 6)剖面线尽量少拐弯,否则增大测量的累积误差。 7)剖面通视,穿越条件好 60? A B A’ B’ 道路 大角度或垂直 绕过褶皱,断层 绕过覆盖区或挖探槽 2 测前准备 1)野外分层, 逐层观察描述 2)做信手剖面图 3 测量分工(5-6人) 1)前测手1人: 导线方位, 坡角, 导线长度 2)后测手1人: 导线方位, 坡角 3)分层1人: 岩性、分层位置(将分层斜距报告给记录者) 4)测产状, 采集标本1人(将相应的斜距报告给记录者) 5)记录表格1人 (全组1份, 室内每人清抄1份) 4 实测记录 (表格1-9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剖面代号: A - A’ 剖面名称: 太平山南坡C2b-P1s实测剖面 (1)导线号: 以剖面起点为0,第一导线终点为1,表内记为0—1; 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推。 (2)导线长(L): 每一导线的长度。 (3)导线方位(B): 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手平均。 (4)坡角(±β): 各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 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 (5)分层号: 从剖面起点开始按划分的地层单位顺次编号,如第1层用代号①表示,依此类推。 (6)分层斜距(l): 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在同一导线上各分层斜距之和等于该导线的总长度。 (7)岩层产状: 倾向和倾角,测量产状的位置(如”2m”)记录在倾向数字的右上角。 (8)岩性描述: 尽量简单,如灰色薄层状灰岩(由分层员报读) (9)标本,样品的编号和位置 标本: B1-2 (第1号地质点第2个标本) 构造标本: GB1-2 定向标本: DB1-2 化学标本: HB1-2 薄片标本: b1-2 化学分析: H1-2 以上9栏在野外必须完成 三、室内制剖面图 1. 记录表的计算(10-25栏) 10)导线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γ=A(倾向)-B(导线方位) 11)厚度: 指每一分层”在各导线上”的厚度 公式(坡角β采用绝对值) 12)分层厚度: 某层的总厚度(有的跨多条导线) 13)组(段)厚度 组中所有分层厚度之和, 并且要注上组或段的代号, 可以标在组厚度的上方 14)累计厚度 剖面中所有组的厚度之和,主要用于统计工作量或者编地层柱状图选定比例尺时作为参考 (15)剖面总方向(C)与分导线方位(B)夹角 ε=B – C 剖面总方向是指剖面的起点指向终点的方位。 剖面总方向的计算方法: TanΦ=(L1‘cosB1+L2’cosB2+…)/(L1’sinB1+L2’sinB2+…), 剖面总方向C=90°- Φ 其中L1‘指第1导线的斜平距 B1指第1导线的方位角 (16)(导线)斜平距 导线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法计算 (17)分层斜平距 分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 (18)视平距 斜平距垂直投影到剖面总方向(总导线方向)上的长度, 公式 (19)分层视平距 分层斜平距垂直投影到剖面总方向上的长度, 公式 (20)累计视平距 各分层视平距之和,他代表了在总导线方向上的剖面的总长度. (21)视坡角, 坡角: 过导线的垂直面与山坡有一条交线, 该交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视坡角: 过剖面总方向的垂直面与山坡有一条交线, 该交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公式 (22)高差 该高差为视高差,是在总导线上看到的高差,公式 (23)累计高差 各分层视高差之和 (24)剖面总方向与倾向夹角 ε‘=A(倾向)-C(剖面总方向) (25)视倾角 剖面与岩层层面的交线,该交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公式 1 累积视平距(“20”) 2 剖面总方向(C) 3 各导线方位(“3”) 4 分层斜平距(17) 5 累积视高差(2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