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5.9-15.13.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ERT(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Inc.)模式 ERT仍用正态分布模式,只对有效源高作了修正,即当H>hT时,用(H-hT/2)作为有效源高;当H<hT时,用H/2作为有效源高。 以上方法不适用于背风坡、热力环流、微风等条件。NOAA、EPA采用平原扩散参数低估了山区的扩散速率。有条件时,山区扩散参数最好通过实测或环境风洞模拟实验确定。 15.11长期平均浓度估算 15.11.1 大气污染分析中常用的气候资料 1.风向和风速资料 2.大气稳定度资料 3.混合层厚度的资料 15.11.2 长期平均浓度的估算 15.11.2.1 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长期平均浓度 按相应类型气象条件出现的频率加权平均,便得到长期平均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15-101) 15.9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 15.9.1 封闭型扩散 当大气中某高度上出现不接地的上部逆温层时,污染物的扩散被限制在逆温层底与地面之间,这种扩散被称为“封闭型”扩散。 相当于两镜面之间无穷次全反射 实源和无穷多个虚源贡献之和 n为反射次数,在地面和逆面 实源在两个镜子里分别形成n个像 地面轴线浓度为 式中 L-——逆温层底的高度,或混合层高度(m); n——烟气在两界面间反射的次数。一般认为n=3-4就足以包括主要的反射了。 计算简化 (1)x≤xL xL为烟流边缘刚好达到逆温层底的那一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到源的距离(图15-26)。当x<xL时,烟流的扩散未受上部逆温层的影响,污染浓度用一般扩散公式计算。令烟流中心线到逆温层底的高度(即烟流的半厚)为z0, 这样,根据L、H算出σz(xL)值,可查图15-26、表15-6得xL或由 算出xL,再用有关模式可算出需要的浓度。 (2)x≥2xL 一般认为,当后x≥2xL后,由于污染物经过多次反射,在z方向浓度趋于均匀分布,但在y方向仍为正态分布。由y向为正态分布和扩散过程的连续条件,有 地面轴线浓度为 例15-6 在例15-5条件下,若当时700 m以上存在明显逆温层,根据例15-5的计算结果,继续求:(1)地面轴线最大浓度及其出现距离;(2) 地面轴线1500m、2500m和4000m处的浓度。 (3)xL<x<2xL 此距离内的浓度,取x=xL和x=2xL两处浓度的内插值,即在浓度和距离的双对数坐标上,标出x=xL和x=2xL两处的浓度点,连接两点作直线,直线上这两点之间的浓度值即为xL<x<2xL内的浓度值。 图15-27 例15-6 插图 如果夜间形成了辐射逆温,日出后它将自地面开始破坏并逐渐向上发展。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界边缘以上时,因下部热力湍流的交换作用,烟气迅速向下扩散,造成地面高浓度污染。此过程称为熏烟过程,如图示。熏烟过程一直持续到辐射逆温层全部消失为止,该熏烟过程一般发生在上午9~10点钟,通常持续数十分钟。 熏烟型扩散模式 熏烟型扩散的浓度公式与封闭型类同。假设逆温消退到烟流顶高度时,烟流全部受到逆温层的抑制而向下扩散,地面熏烟浓度达到最大值。这时,浓度在铅直方向为均匀分布,水平方向仍为正态分布。仿照式(15-68),得全部烟气参加混合时的地面熏烟浓度和地面轴线熏烟浓度为 式中,下标f代表熏烟,Hf相当于式(15-68)中的L,故 (15-70) (15-71) (15-72) 倘若逆温消退到高度zf,尚未达到烟流顶(zf<Hf),此时只有zf高度以下的烟气向下扩散,则地面浓度为 当逆温消退到有效源高H时,即zf=H,p=0,上式积分项等于1/2,表示有一半烟气向下混合,地面熏烟浓度和地面轴线熏烟浓度为 (15-75) (15-76) (15-74) 15.9.3 微风下的扩散 在微风(0.5m/s < <1.5m/s)条件下,平均风向(x方向)的湍流扩散速率远远小于平均风速的平流输送速率的假设不能成立,x方向的扩散作用不可忽略。 这时就不能再用忽略x方向扩散作用导出的烟流模式,而应采用瞬时点源的移动烟团模式积分的方法来求算连续点源的浓度分布。 设连续点源的源强为Q(mg/s),则可把△t时间内的污染物排放量Q△t看作一个瞬时烟团。假设这个烟团在起始时刻t0从源点(0,0,H)放出,考虑地面的反射作用,利用式(15-29)可求得t=t时刻在空间点(x,y,z)上的浓度(这时烟团的运行时间T=t-t0)为 15.9.4危险风速下的污染物浓度 计算地面轴线最大浓度的式(15-43)是在风速不变的条件下导出的。实际上,风速对地面最大浓度将产生双重影响。从式(15-43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