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5.3-15.7.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6.2 湍流扩散的统计理论 图15-20 由湍流引起的扩散 15.3 大气的水平运动 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直接作用力 ? 重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间接作用力 地转偏向力(相对运动:方向改变) 惯性偏向力(大气曲线运动:很小) 摩擦力(近地1~2km内明显) 只要水平方向存在着气压差异,就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在空气上,使空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直至有其他力与之平衡为止。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使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有以下性质: ①伴随风速V的产生而产生; ②该力在北半球垂直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南半球则垂直指向左方; ③由于它与运动方向垂直,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速; ④该力与sinφ成正比,故随纬度φ增加而增大,赤道为0,两极最大(2Vω)。 内摩擦力 外摩擦力 内、外摩擦力的向量和称为总摩擦力。 随高度增加,总摩擦力逐渐减少。到1~2km以上,摩擦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此高度以下称摩擦层,以上称自由大气。 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其他三个力都是在空气开始运动以后才产生并起作用的,所起的作用视具体情况而不同。例如,在讨论近地面或低纬度地区的空气运动时,地转偏向力可忽略;近于直线的空气运动,惯性离心力可忽略;讨论自由大气的运动时,摩擦力可忽略 15.3.2大气边界层中风 随高度变化 Ekman螺旋线(北半球下视,地偏力指向运动右方,故顺时针;南半球则相反) 随着高度增加,摩擦力逐渐减少,所以风速逐渐增大;同时地转偏向力也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所以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到了边界层顶,风的大小、方向与地转风完全一致 。 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将使烟的扩散系数增加,污染物被输送的方位也与地面有所不同。但这种影响仅在污染源比较高(如大型火电厂强而热的高烟囱排放)时才比较明显,对一般高度不大的污染源,可以忽略这种影响。 15.3.3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 近地层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中性层结:对数律,粗糙度和摩擦速度 近地层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 非中性层结: 指数律,稳定度参数 15.4.1产生 边界层内实际大气的运动既不是单纯的对流运动,也不是单纯的水平运动,而总是表现为湍流的形式。 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有由热力因子产生的热力湍流和由动力因子产生的机械湍流两种形式。例如,地表面受热不均匀或结层不稳定使空气的垂直运动发生和发展而造成热力湍流;近地面空气与静止地面之间的相对运动(即近地面风的切变)形成的湍流,以及空气流经粗糙下垫面(山丘、树林、建筑物)时引起风向和风速突然改变造成的湍流都是机械湍流。 15.4大气的湍流运动 当 <0时,Ri<0,表示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作用都使湍流运动加强; 当 =0时,Ri=0,说明虽然热力因子不起作用,但动力因子的作用仍使湍流加强; 当 >0时,Ri >0,此时热力因子使湍流减弱,动力因子使湍流加强,湍流最终是否发展决定于风速切变的大小。 若 很大,可使湍流增强;反之,当 很小时,可使湍流减弱。 15.4.2判据 大气湍流运动的发展与削弱主要用理查逊数(Richarson Number)Ri来判别,它定义为 15.4.3描述 湍流运动看作是一个不随时间而变的平均运动和一个随时间而变的脉动运动的迭加 x、y、z方向上的平均风速 脉动风速 当大气边界层中出现不接地逆温时,逆温层底面以下的不稳定或中性气层内能发生强烈的湍流混合,称为大气混合层,其高度称为混合层高度或厚度。 混合层高度是地面热空气上下对流所能达到的高度,它指示了污染物在铅直方向能被热力湍流所扩散的范围。 常出现的混合层有辐射逆温破坏混合层、对流混合层(中午前后无上部逆温层时近地面热空气自由上升形成的混合层)、下沉逆温混合层、城市热岛混合层和海陆边界混合层等。 15.4.4大气混合层 Z T γd γ 逆温层 混合层 由于温度层结的昼夜变化,混合层厚度也随时改变,并随日出而增加,午后达最大,称为最大混合层厚度(MML)。霍尔萨维斯提出了确定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干绝热曲线上升法。如图15-10所示,从日最高地面气温作干绝热直线与早晨07时的温度探空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高度即为最大混合层厚度。 图15-10 确定最大混合层厚度方法 15.5下垫面的影响 15.5.1城市气象特征 1.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气温比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