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 风 亭秋风亭,北宋寇准作巴东县令时所建(公元978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原亭建在长江北岸,今县城长江对岸的旧县坪,至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尚且完好,后渐趋毁坏。 明、正德年间,盛杲任巴东县令,为纪念寇准,在今城西南高岗上仿建“秋风亭”,后几经兴废,到清、康熙初年,嘉庆21年,同治5年三次修葺而保存至今。 秋风亭为木质穿架结构,分上下两层,赤柱彩瓦,雕梁画栋,四角攒尖顶,檐下各镶有木雕龙头,睁目含珠,栩栩如生,内外各由四根朱漆木柱支撑,高三丈余,登亭远眺,浩浩长江东去,景色极为壮观。亭后建有莱公祠,有诗碑置于墙侧,自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赞《秋风亭》。怀寇莱公的诗句颇多,宋、仁宗嘉右四年(1059),苏辙与其父兄弟苏询、苏轼由嘉州乘船东下途经巴东,谒莱公祠、吊寇莱公,借景抒怀,吟《秋风亭》。 南宋诗人陆游也两次登亭赋诗。自古以来,游人络绎不绝,或乘船在江中远眺,或顺千级石梯登亭探幽。 莲峡河神农溪国家AAAA级旅游区、湖北省十佳景区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南麓,全长60公里,自南向北,沿途接纳17条支流,在距巫峡口2.5公里处的西壤口汇入长江。神农溪风景区位于长江之滨,地处西陵峡与巫峡之间,旅游码头星罗棋布,国道线318、209公路横贯东西、南北,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神农溪风景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雄、秀、险、奇”于一体。现已开发利用四个峡段,其中,龙昌峡以“雄”称奇,鹦鹉峡以“秀”见长,绵竹峡以“险”著称,神农峡以“奇”闻名。长江蓄水后江水倒灌,水位上升,游客乘环保游船观光龙昌峡,鹦鹉峡,美景尽收眼底,神农峡和绵竹峡仍实行木扁舟漂流,可领略巴东土家民风民俗。神农溪集天地之灵气,凝日月之精华,峰峦雄伟险峻,鹰燕展翅盘旋,两岸植被葱绿,群猴攀援嬉戏,溪水碧绿清澈,绝无污染,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神农溪有千古之谜的古巴人“悬棺”和岩棺葬群,古栈道遗痕依稀可见,沿途可探寻古巴人的足迹。豌豆角木扁舟是神农溪保存千年来的原始交通运输工具,土家纤夫是古巴人纤夫的活化石,土家民族文化和纤夫文化的结合,是神农溪旅游文化的内涵。 鱼 泉 瀑 布 位于神农溪上游的右岸,官沿公路61.9公里处,因其源于南山一洞穴内有鱼,鱼泉瀑布故而得名。 瀑布泉水向东流经70米后,从一岩坎上急剧垂直下跌,坠入神农溪中,落差高达百余米,丰水和枯水季节,瀑布水量、宽幅变化较大,丰水水量增大,下部宽幅达18米,如银水飞泻而下,水雾蒙蒙,珠玑四溅,气势磅礴,其声震耳,极为壮观,过往行人无不停步观赏叫绝。冬季枯水期,下部宽幅约3米,水声潺潺,飘然而下,近视有如一串明珠,顺岩壁滚落,源源不绝。 在瀑布北侧岩根,亦有洞穴,多寸长小鱼随泉水从洞中流出,故名鱼泉洞。食之味美,是闻名远近的风味菜肴,给美丽的神农溪风光增添了游览情趣。巴 山 森 林 公 园巴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部3公里的金字山麓峡谷深处。,古为巴山,形如金字故名。是峡江中唯一一处集山、水、林、泉、洞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1993年经湖北省林业厅批准立项,2000年启动建设,继而对外开放。 这里气候宜人,泉石清幽,历为人们游憩之所,盛夏最高气温27℃,风景殊盛,植被葱茏,有松、柏、柑橘及各种林木带5千余亩,有近2000多平方水域的盘山水渠供游人水上娱乐活动;有1800余米山夺曲径及三道人工瀑布直达水、旱二洞。洞上有新建的宏伟钢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横跨幽谷,长220米,高125米,宽12米,曾有诗赞曰:“岁月悠悠长与共,幽泉凌跨千年拱。”为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考:水、旱二洞原为一体,后因水渠建设一分为二。据《巴东县志》载:无源洞,以其泉“深远莫测其源”而得名。终年泉水涌出,清澈甘醇,飞泻深渊,甚为壮丽。有清代诗人薛德玉赞曰:“此洞何年驻列仙,危岩突兀灵泉,斜痕散湿酣朝露,远势飞来破晚烟,一幅晶帘云外挂,千重百练岭头悬,潺潺听罢歌声沸,疑是山中别有天”的描述。 是区沿途新建有望江亭、白云亭、观音阁,白鹿洞等楼台亭阁。一步景移,尽收眼底。登楼观景,看大江滚滚东去,则更令人心旷神怡;另有众多石刻,碑记缀点在小径的岩壁之上,尤以北宋寇准为巴东令的碑林为盛。北宋文豪苏辙有“人知公堂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秋风”的赞叹;亦有放翁(陆游)赞巴东“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的记述;还有昔日巴东县长郝搌元的政绩碑记。千百年来,今邑人对莱公勤政、廉政、爱民仍怀其德,修建巴山森林公园”。同时,再现巴东历尽论桑的千年文化,绝非发思古云幽情。实乃独具匠心。游览之余,会从中体味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深远时代意境。 巴山森林公园位居三峡南岸巴东城东部无源洞风景区,主峰金字山古称巴山,其上松柏涌翠,峰叠云飞;掩映为长江三峡最亮丽的风景线。 公园西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